多排螺旋CT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 CT(MDCT)在多发性大动脉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 例经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患者的 MDCT 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CRP).结果 按照 Lupi-Herrea 分类法,Ⅰ型 10 例,Ⅱ 型 9 例,Ⅲ型 8 例,Ⅳ型 5 例;共累及血管 134 支,狭窄-阻塞型 112 支;扩张型 8 支;混合型 14 支.受累血管管壁最大厚度范围为 1.3~8.6 mm(平均 3.65±1.58),活动期管壁最大厚度约 2.7~8.6 mm(平均 5.24±1.59),明显大于非活动期1.3~6.0 mm(平均 2.93±0.92)(P<0.05).增强扫描活动期管壁强化 8 例(80.0%),非活动期管壁轻度强化 2 例(9.0%),非活动期管壁钙化 7 例(31.8%).结论 MDCT 能准确判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分型、分期及病变范围,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Chondrocyte dedifferentiation is the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linic outcomes of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ACI)for cartilage repair due to fibrocartilage formation
目的:1)探讨紫草素在体外对软骨肉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并重点研究程序性坏死在紫草素抗软骨肉瘤过程中的参与机制.2)在体内运用软骨肉瘤胫骨原位肿瘤模型研究紫草素对软骨肉瘤的体内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1)以软骨肉瘤细胞系及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研究紫草素、阿霉素、顺铂对它们的体外抑瘤效果;以成骨细胞HFOB1.19作为正常细胞对照.
Hoffa骨折发生率较低,致伤原因为摩托交通事故、工伤、坠落伤等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明了,通常认为是当膝关节屈曲>90°时,前后向直接传导的力量使得胫骨上段撞击股骨髁的后部,产生的剪切力所致。外侧髁的发生率较高。此骨折通常以单独发生的形式多见,但也见有双侧外髁或同侧内、外髁同时发生Hoffa骨折的报道。
目的:利用双源CT心脏扫描评价左心房憩室样结构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厦形态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山西大医院因不典型胸闷、胸痛或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被认为可能存在冠心病500例双源CT心脏扫描图像,其中男855例,女563例,平均年龄56.68±9.90岁(29~86岁).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DSCT扫描仪.根据心率选择
应用MRI黑血(T1WI、T2WI、PDWI)、白血(3D-TOF)技术,能够显示易损斑块内的脂质或坏死核心、薄的纤维帽、斑块内出血、钙化、新生血管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动态对比增强MRI亦能显示斑块内巨噬细胞,评价炎性程度和范围;与MRI非增强序列联合应用能更好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从而达到早期临床治疗,减少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
Multiple functional methods including functional MR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an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visual pathway or cor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多发或少见部位粘液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和超声心动图(超声)对其联合检查的必要性.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4例多发和非起源于左心房卵圆窝的心脏粘液瘤,分析其MSCT征象,并与超声结果对照.结果:14例患者中超声明确诊断12例,准确率约85.7%;MSCT诊断11例,准确率约84.6%.术前超声和MSCT对此类多发或非常规位置起源心脏粘液瘤的诊
目的 利用3.0T MRI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技术测量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中央前回灰质铁沉积及其与中央前回体积、临床EDSS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RMS患者30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0例,在相位图上测量中央前回灰质铁沉积,采用平均相位值(MPV)表示,分析中央前回灰质MPV值有无差异,并比较其与中央前回体积、临床EDSS评分及病程的
目的 探讨动静脉足泵联合Fogarty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68例急性动脉栓塞传统取栓术(A组)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76例动静脉足泵联合取栓术(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皮温、色泽、疼痛、动脉搏动等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和就诊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