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中HSF1基因的可变性剪切及其对MSTN基因的激活作用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a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在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中均广泛存在一类热应急蛋白质。当有机体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就会由热激发而加速合成,来保护有机体自身。目前,已经发现4种热休克转录因子(Heat ShockTranscription Factor, HSF),不同种类的HSF结构上相似,但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HSF1可以被热应激、氧化应激、化学应激和生理应激等激活,主要介导热休克蛋白(HSPs)合成。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又称GDF-8,属TGF-β超家族,是1997年发现的一种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其能够对肌肉生长起到负调控作用,与动物的产肉能力与及纤维细胞的数量和生长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将罗氏沼虾暴露于不同NP浓度(1、10、100 μg/L)水体中20 d,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P对罗氏沼虾性腺发育相关基因(Mar-SGP-B、VTG、VgR)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组(1 μg/L)对Mar-SGP-B、VTG、VgR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中浓度组(10μg/L)和高浓度组(100 μg/L)NP对Mar-SGP-B有抑制效应,对VTG、VgR基因具
Toll样受体(TLR,Toll like receptor)是近年发现的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的cDNA中克隆到了一种Toll分子(Pt-Toll)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重要的接头蛋白MyD88 (Pt-MyD88)分子的全cDNA序列。
会议
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引起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性和致病性使对虾养殖业面临巨大挑战.WSSV囊膜蛋白VP28已被初步证明在病毒吸附与入侵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提取病虾的总DNA,用WSSV特异性的检测引物进行扩增,从17个样品里检测到有3个WSSV病毒感染,根据GenBank上WSSV的基因组及囊膜蛋白基因VP28
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水产致病菌,由其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常常会给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深入了解病原菌的遗传机理及其致病机制,对新型疾病防控手段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近年研究表明,核糖体拯救对病原菌恢复或维持毒力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核糖体拯救因子SmpB和ArfA为靶标,通过细菌双杂交技术,从库容量为1.5×107的肽适体文库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特异肽适体,,并探究其对病原宿主菌的生理生化影
近年来研究发现存在于对虾血淋巴中的血蓝蛋白可以产生具有功能性的抗菌降解肽段,但迄今为止,其研究还不够全面而深入.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对血蓝蛋白降解肽段的种类、抑菌活性及其相关降解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大小亚基生物信息学预测有可能产生34个分子量范围为1.5-1.9kDa的抗菌肽段,其中化学合成的12个肽段对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弧菌)和(或)革兰氏阳性菌(乙型链球菌)表现
会议
血蓝蛋白(Hemocyanin,Hc)是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呼吸蛋白.本研究主要运用克隆测序和SMART技术从拟穴青蟹的肝胰腺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4条血蓝蛋白的cDNA全长序列,依次命名为SpHc1,SpHc2,SpHc3和SpHc4.通过VectorNTI 11.5软件比对,并运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这4条cDNA序列与其他物种血蓝蛋白之间具有
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人工感染WSSV后不同时间采集的中国对虾组织样品进行WSSV含量检测,实时、动态观察病毒感染后的增殖变化,以期深人研究对虾WSSV感染、增殖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感染后病毒增殖的动态变化状况,为解决病害防治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很多免疫反应激活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从凡纳滨对虾克隆得到一新的sepin,命名为Lvserpin3.Lvserpin3编码41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10 kDa,等电点为5.25,与斑节对虾Pmserpin3的相似度最高.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Lvserpin3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鳗弧菌、溶壁微球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刺激的早期,Lvserpin3的表达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土壤乃至海水中,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人们在防治维氏气单胞菌的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导致多耐药菌株的出现,开发新型的防治手段和药物迫在眉睫.为探究维氏气单胞菌C4菌株外膜蛋白OmpA作为作用靶标防控维氏气单胞菌的可能性,设计特异性引物,将ompA基因定向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BT-ompA,细菌双杂
In recent years, a disease outbreak occurred in >50 percent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farms at about 30 days after frys are released into the ponds in China.The culture shrimp dead in about 30 day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