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维生素A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16头24月龄健康无病的利鲁杂交阉牛,饲喂含A0、A1100、A2200和A4400四种不同维生素A水平的日粮,研究维生素A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它三个处理相比,A2200添加水平显著提高了脾重占活重的比例(p<0.05),提高幅度大于27﹪.四个处理组对肉牛的增重、饲料报酬、屠宰率、肝、肾、消化器官和肠系膜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及阉牛健康的影响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血液中生长激素、胰岛素、皮质醇的含量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甲状腺素的含量影响较大,其中试验开始时A0组显著高于A1100组(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束时,A0与A1100组差异变得不显著,而A1100组显著高于A4400组,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选取29日龄科宝白鸡、岭南黄快大型鸡、岭南黄优质型鸡和三黄胡须鸡4个有代表性的品种360只鸡,每品种90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饲养、屠宰后得到肌肉品质和屠宰性能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肌肉品质及屠宰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表型相关,其中主要屠宰性状指标与腹脂率负相关,与PH值、嫩度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黑色素是丝羽乌骨鸡重要的药用成分,乌骨鸡黑色素的形成受很多基因的控制和调节.本研究通过正反交F-2设计,以丝羽乌骨鸡和法国明星肉鸡为亲本,建立了黑色素性状分离的资源群体.利用这一群体,对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连锁群的微卫星标记,及位于这一区域内的酪氨酸酶基因(TYR)与黑色素的表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微卫星标记及TYR基因均与黑色素表型显著相关,这一区域可以作为乌骨鸡黑色素研究的主要候
一些理论研究表明(e.g.Zhang and Smith,1992;Meuwissen and Goddard,1996,Liu et al.,2001),利用分子标记信息,可使育种进展提高2~60﹪.于是在动物育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breeding).本文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策略、现状及展望作一简要综述.
本研究目的是研究牛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后的体内外发育能力及对克隆胚发育的支持.采用EDFS30、EDFS40、EDFSF30和EDFSF40玻璃化冷冻液,对牛体外成熟培养16h的卵母细胞实施OPS法冷冻保存,冷冻解冻后卵母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7.0﹪和79.1﹪及97.2﹪和97.5﹪.利用A23187和6-DMAP联合化学激活后其囊胚发育率达10.3~23﹪,与对照组(33.2﹪)差异不显著(P
从进口七彩文鸟和北京地区的肉(种)鸡共分离到F4、F6、F8和NK等四株PMV-2病毒.电镜观察结果表明F4、F6、F8在形态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病毒粒子电镜观察呈球形,大小差别较大.交叉HI和单抗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和PMV-2标准株在血清学关系和抗原性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鸡源分离株与Yucaipa标准株在血清学关系上最接近,而进口七彩文鸟分离株与标准株及国内鸡源分离株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国内有关性别对屠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优质黄羽肉鸡的公鸡、母鸡和阉鸡的屠体性状、胸肉化学性状等的不同,以了解它们肌肉品质之间的关系.
异种克隆是保护濒临灭绝物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始终受到效率低下的困扰.本研究体外培养了不同个体的牦牛耳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输卵管细胞,分别作为供核细胞移入去核牛卵母细胞中,均可完成体外牦牛的早期囊胚发育(囊胚率高达35﹪).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不同细胞类型、细胞的饥饿与否、细胞冷冻与否,以及卵母细胞成熟率,不同融合到激活时间对克隆效率的比较发现:卵母细胞的质量是核移植成功的基础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网络生物软件资源,设计了针对猪瘟病毒E2、N、NS5A及NS5B基因的14个siRNA分子,合成其DNA序列并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中,得到14个siRNA表达质粒.将siRNA表达质粒转染PK15细胞,得到14株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然后用CSFV感染这些细胞系,通过免疫荧光、RT-PCR及Real-time PCR等方法,筛选CSFV特异的siRNA分子.结
以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中国分离株REV/HA9901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REV/HA9901前病毒基因组模板(cDNA),参照已发表序列,设计合成了6对引物,经PCR成功扩增出6段连续的、相互部分重叠的目的DNA片段,分别连接入TA克隆载体进行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拼接,完成了第一个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中国分离株REV/H
采用Seglen改良的胶原酶两步原位肝脏灌注法,分离获取猪原代肝细胞.分别用含0,4,16,48mg/L色氨酸浓度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肝细胞,培养0(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24h后),8,16,24h每处理取1mL培养液,用IRMA法测定溶液中的IGF-Ⅰ浓度;培养24h后收集细胞,用Trizol提取总RNA,斑点杂交检测IGF-Ⅰ、GHR、IGF-Ⅰ受体与IGFBP-3 mRNA丰度.在培养0h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