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牙槽嵴裂裂隙形态学观察与测量

来源 :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和测量未经正畸治疗的单侧牙槽嵴裂患者裂隙形态和体积,及其与侧切牙缺失的关系.研究方法:对92 例未经正畸治疗的单侧牙槽嵴裂患者进行颌面部CBCT 扫描,根据裂隙侧侧切牙缺失与否分为两组,应用相关软件分别测量裂隙近远中宽度,颊舌侧厚度,高度及体积,上颌尖牙间及第一恒磨牙腭侧间的距离,并对部分患者上颌骨进行3D 打印,以直接测量及填蜡法验证测量数据.研究结果:由CBCT 及相关软件测量的数据与3D 打印后填蜡后测量的数据间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牙槽嵴裂裂隙最大宽度范围8.1-15.5mm 均值12.24±3.12mm,最小宽度范围0-9.4mm 均值5.22±2.14mm,垂直高度范围11.42-15.10mm 均值13.32±2.98 mm;唇腭向厚度为9.14-12.36mm 均值11.12±1.14mm;裂隙体积范围0.825-1.852cm3 均值 1.369±0.304 cm3;侧切牙缺失组裂隙最大宽度、体积及上颌骨前后宽度均小于侧切牙正常组.研究结论:牙槽嵴裂裂隙形态多样,体积变化范围大,术前测量有利于估算取骨量及术后效果的评估;裂隙侧侧切牙缺失对上颌骨宽度的发育有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会议
研究目的:研究Ⅰ125 放射粒子术后患者经电话回访接受健康及防护指导后复诊率的变化研究方法:选取2015 年的25 例患者做为对照组,2016 年--2017 年的22 例患者做为回访组,对照组做了基本的健康及防护指导,回访组在患者出院后2 周增加了电话回访,4 周后比较两组的复诊率研究结果:对照组复诊率为 73.08%,回访组复诊率为 54.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的体重和贫血状况,分析影响其体重和贫血率的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患儿正常体重及预防其发生贫血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112 例0~2 岁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体重和血红蛋白等资料,并按照年龄、性别、病种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唇腭裂婴幼儿体重均较正常同龄儿体重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唇裂与单纯
研究目的:探讨保障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的术前护理要点研究方法:(1)皮肤护理:检查皮瓣供区皮肤有无创伤、瘢痕等;备皮时勿损伤皮肤;禁止在供区和受区肢体静脉穿刺给药,以防引起静脉损伤和炎症,影响术后皮瓣成活;静脉充盈训练:每天早晚用温水浸泡四肢的供区和受区20~30min,利于静脉扩张,为手术创造良好的血管条件(2)术前训练:皮瓣转移、移植术后要求卧床休息1 周,某些皮瓣术后还要求患者术后保持
研究目的:探讨口腔癌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收治的20 例老年口腔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结果:20 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 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l 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研究结论:充分了解病情、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提高移植皮瓣成活几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研究目的:研究震荡法提取的自体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SVF)对自体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移植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其与传统的酶消、离心、乳化法效果的差异。研究方法:从15 只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兔背部肩胛区获取脂肪组织,实验组分别以酶消、震荡、离心、乳化四种方法处理脂肪并提取SVF,即刻检测活细胞率,并将提取的SVF 与
研究目的:采用复合旋转推进转移瓣设计在不完全性Tessier4 号颅面裂软组织整复术中的手术效果评价。研究方法:2017 年10 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一例双侧混合型Tessier4号颅面裂患儿,男性,6 个月。术前完成CT 三维评估骨质缺损及骨性泪道系统情况。手术采用多个复合旋转推进转移瓣设计,术后一周、一个月、6 个月复诊评价手术效果。研究结果:患儿术后面部术口一期愈合。面
研究目的:本研究前瞻性地对不完全性腭裂修补术前后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转归情况进行了随访和分析,以期有助于临床上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为鼓膜置管术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入选了30 例年龄在10 月至2 周岁之间的不完全性腭裂患儿,并在腭裂修补术后进行了至少6 个月的随访.所有入选的患儿均在手术前一天完成了声导抗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和腭部CT 平扫,并且在术
研究目的:分析1 岁以内先天性腭裂患者226Hz、1000Hz 探测音声导抗测试的结果,探讨不同频率探测音声导抗鼓室图对1 岁以内先天性腭裂患者中耳功能评价的一致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就诊的1 岁以内的先天性腭裂患者,采用GSL-tympstar 型声导抗仪对患者中耳功能进行评估,测量包括鼓室图、鼓室压、声导纳等.患者排除综合征型腭
研究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在不同的鼓气状态下软腭运动以及腭咽闭合的变化。研究方法:分别对19 名成年女性分别在静息、单纯鼓气、深鼓气、吹气状态下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不同的鼓气状态下软腭抬升距离。研究结果:单纯鼓气状态与深鼓气状态下软腭提升高度有显著性差异,单纯鼓气状态下与吹气状态下软腭提升高度有显著性差异,深鼓气状态与吹气状态下软腭提升高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吹气状态下软腭提升高度最大,其次为深鼓气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