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

来源 :2008年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必须改善阅读环境、推荐优秀图书,加强阅读指导、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书评活动、搞好馆藏建设,以提高和强化其德育功能。
其他文献
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原则是清代科举考试的两项基本原则。由于学额与中额、应试人数多寡以及文风的高下不一,清代不仅童试竞争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乡试竞争也表现出显著的省际差异。在科举竞争呈现区域差异的格局下,加之科名的驱动作用,某些考生选择跨区域非法冒充户籍应试,从而造成科举冒籍这一科场顽症。
人们对“教学相长”一词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主要有“教学关系观”和“教师成长观”两种,前者针对师生两个主体,后者仅针对教师一个主体。通过研读《学记》原文和考察“教”字的字源,本人认为这两种认识都未尊重《学记》的本意,是对“教学相长”一词望文生义的误解,“教学相长”所指向的主体是学生,意为学生的自觉而学和效师而学这两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益处。
明清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由于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宋明理学家们“空谈心性”所培养出的不谙实用之人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实学教育家们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推行有利于民生日用的实政,在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学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实用化,凸显出新的特点。
为响应正深入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刍议性质的“能位教育”,注重教育教学评价各环节的“能”、“位”、“为”、“爱”四要素及其间的渗透、互动与建构。从儒、墨、道、法诸家思想中,从传统社会的科举考试中,可以找寻到“能位教育”的实质性渊源。“能位教育”的旨趣,在于引领“统能学习”,打破腐位教育,协进教育法制。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孝道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接着对孝道思想进行辨证的分析,指出民主性与封建性并存于传统孝道的发展历程中,最后提出,对待传统孝道,要客观的分析其内在矛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920-1927 年间北京大学校长在推进北京大学的发展中遭遇经费支绌的困境。校长运用个人社会影响力拓展经济来源,充分挖掘社会资本,同时在不断地通过上呈文与辞职等方式意图影响和制衡政府国家权力的种种违法行为。期间,校长还得到了校内教职员及学生的支持与援助,虽因其努力推动北京大学的发展,但终究实力悬殊,难以维护北京大学的权益。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侯鸿鉴敢于尝试,勇于开拓,他致力女子教育、编译新式教科书、倡导音乐教育、坚持教育考察、注重社会教育,在诸多方面都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行者,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本文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概述了陈鹤琴家庭教育的思想。着重论述了他的“自立”教育思想,并由此得到启发,阐述对儿童进行判断力教育的观点。
“大学丛书”是民国时期由商务印书馆邀集全国学者共同编译的第一套大学中文教材。“大学丛书”的出版,历经了组建委员会、拟定书目、征集书稿、审查书稿等一系列过程。对“大学丛书”的整个出版过程进行考察,不仅可以理清史实,同时,还可以为当今的大学教材出版,提供一定的历史参照。
通过运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对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优势、劣势、威胁、机遇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福州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为实例提出了应该采取的符合图书馆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