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MS方法的曳力修正模型及实验验证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项流2009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的基于EMMS方法修正的曳力模型,将其耦合到欧拉框架下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中,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流动结构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的二维流动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均匀系统的Wen-Yu、Gidaspow以及K-H曳力模型的曳力值偏大,颗粒被吹出床外而导致预测的床内浓度比真实情况小的多。本文提出的修正曳力模型,能够捕获到颗粒团聚的运动情况,通过与实验值的比较,该模型能过较准确模拟不均性的气固两相运动。
其他文献
为了识别过桥车辆荷载,以东营黄河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该桥有限元模型,对关键测点影响线形状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了不同种类车辆的作用对影响线形状的影响及多车作用下的相
能力谱法是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做出简便、可靠估计的有效方法。本文在计算需求谱曲线时考虑了基于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和R-μ-T关系两种对弹性反应谱的折减方式,并对
注入流体在稠油热采中发生指进现象导致油田采收率难以提高。目前对指进现象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是稠油热采中急需解决的难点之一。对稠油热采过程中的指进现象,现阶段在理论
阐述了热探针测量导热系数基本原理,利用热探针开展了四氢呋喃水合物导热系数测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经过甘油标定的热探针可以快速、有效测量其它物质的导热系数,实验测得
作者根据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随工作温度升高近似线性降低的材料特性,从2005年开始应用工程热物理方法研究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技术,开发出新型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理论与
论文主要应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表面附近的液体吸附层的特性,并分析了该吸附层对纳米流体导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固体纳米颗粒以及液氩分子运动轨迹
文章详细阐述了树状结构的研究历史。由于微机械领域的兴起,对冷却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状结构的换热器因其很高的传热面积密度和很小的泵功消耗等优点,表现出非常良好
喷雾冷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冷却方式,但喷雾强化沸腾换热易引起换热表面温度不均,所以一些高热量密度散热依然采用“无沸腾”喷雾冷却。本文以水为工质,在维持热流密度及进口水温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直径为500μm、高度为700μm的以叉排排列的微柱群内部换热特性。采用电加热棒进行加热,测量微柱群板雷诺数(Re 数)在100-1000之间时的进出口温度与
本研究为了在湿蒸汽两相流计算中有效解决水滴生长问题,从传质和传热平衡两方面考虑,提出了水滴生长热质平衡耦合模型。与目前湿蒸汽两相流计算中广泛使用的几种水滴生长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