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近45年雷暴特征分析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遭受雷暴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日益加大,加强对雷暴活动规律的研究,对防雷减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莒县国家基准气候站1965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雷暴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年雷暴日数进行线性模拟,结合5年相关滑动平均资料,分析了莒县近45年来雷暴年、季度、日变化特征.得出的结论是:其一,莒县近45年来年雷暴日数总体上略呈减少趋势,历年平均雷暴日数达28.7天,每10年平均递减约1.5天,降幅超过5%.其二,从季节的变化来看夏季对流强烈,一年中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6.5%;而冬季(12~2月份)雷暴天气极为少见.其三,莒县雷暴日变化规律呈显著的单峰型,16~20时是雷暴活动较强时段;而7-11时是雷暴活动较弱时段.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仪、闪电定位仪和GPS地基水汽观测资料,对辽宁2013年"816"特大暴雨过程的对流天气条件、多尺度系统形变过程的强弱变化、传播机制以及"列车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大中尺度环境场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背景条件,高空急流出口区辐散和中低层切变线为本次暴雨提供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两条水汽通道导致本次降雨过程中可降水最达到60mm,另外高的垂
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对2013年7月天气特征进行分析.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地面形势变化等入手,分析了本月天气形势与天气特征的关系,从天气动力学角度出发,总结了本月天气过程的天气动力学特点.
利用2012年8月2~3日高空、地面及卫星云图等气象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探讨2012年10号台风"达维"对日照"08.03"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台风暴雨是由"达维"气旋性涡旋自身动力上升造成的.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高能舌附近和台风移向的右前方;水汽通量中心区、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影响区、垂直速度强上升区对应强降水区;日照上空强烈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十分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灾情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对江西出现的致灾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致灾大风天气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与飑线回波带、弓状回波带和超级单体等雷达回波系统相伴随的雷雨大风天气,同时还伴随强雷电、强降水、冰雹和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二是与冷锋雷暴回波带和冷空气大风相伴随的混合大风天气;三是由雷暴下沉气流触发、高空动能下传和气压梯度风等共同作用产生的无降水致灾大风天气.2.雷雨大风和混
利用NCEPFNL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中下旬江西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温度场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乌拉尔阻塞高压的稳定维持、冷空气频繁、暖湿气流强盛以及大气中存在明显逆温层等因素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创造了良好的温度湿度等层结条件.
2009年丹东汛期天气气候极其异常,7月27日至8月17日期间全市发生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不仅没有气象意义上的主汛期,而且发生了持续时间居历史第三位的伏旱天气.本文应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提供的相关气候资料、丹东地区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等阐述了此次伏旱天气事实,探讨这次事件的成因机理,重点分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极涡、台风等影响系统的异常活动以及西风带中高纬度环
统计沈阳基本观测站1951~2005年雷暴日数,,发现雷暴常出现在炎热的夏季或春夏、夏秋之交,雷暴初日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30日;沈阳雷暴分布规律为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2010年5月2日,沈阳南部出现了2010年首场雷暴,虽然此次雷暴没有给沈阳地区带来严重的雷电灾害,但由于没有准确地预报出雷雨天气,预报服务效果较差.分析漏报原因:(1)前期地面气温持续大幅度偏低,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2
利用NCEP资料,对2007年8月25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强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垂直环流特征、不稳定条件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强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伸到青藏高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生成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热低压及自高原北侧移入的冷温槽.(2)高原东北侧的冷空气移上高原后,呈楔形插入来自高原南侧西南暖湿气流的下部,高低层之间产生的强风切变和暴雨区上空形成强盛上升气流为
通过对抚顺1960~2009年≥33℃高温天气、气象要素和环流形势统计,分析高温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形成高温天气系统,初步得出高温预报指标及预报流程.结果表明:(1)抚顺夏季高温日数呈增多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高温日数、持续时间、强度有增加趋势.抚顺高温日出现在5~9月,7月份最多.(2)高温空间分布抚顺西部多,东部少.(3)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强暖平流影响是高温天气出现的主要天气系统.(4)高温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滨州市出现了一次近20年少见的混合型强降水,前期以液态降水为主,后期以固态降水为主,并伴有霰、冻雨和冰雹等多种天气现象,平了建站以来滨州雷暴出现的最早纪录,全市受灾严重.本文主要对这一过程做一回顾分析,通过对天气形势、雷达资料和物理量进行分析,讨论降水条件和降水性质变化的原因,并对数值预报进行检验.最终确定东亚高压脊建立和中纬度西风槽为此次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