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客流与土地利用关系

来源 :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车站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轨道交通车站客流与周边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客流量与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客流量与土地利用强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外围区轨道交通客流量与周边土地混合利用程度以及土地利用强度之间均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外围区轨道交通车站设施配置与周边土地开发的建议.研究成果对外围区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大小的预测以及车站周边的土地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行车与停车相伴相生,静态交通牵制着动态交通的发展,利用好存量停车资源是缓解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内城市的路内和路外停车场在使用情况上存在一定差异,设施和环境相对优质的路外专用停车场使用效率反而低于路内停车.通过对两组相邻路内、路外停车场基本情况和停车特征的调查,对比正反面案例中各类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筛选出对路内、路外停车场使用造成较大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价格因素、指示诱导因素和可达性因素
随着公共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为解决场站需求问题,可通过将未出让国有用地作为临时场站建设;而以往公交场站报建流程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通过分析现状公交场站报建流程,引入ESIA方法对临时公交场站报建流程进行优化,将222个工作日缩减为40个工作日,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
轨道+物业模式是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建立协同的管理制度,保障轨道+物业模式的有序推进,已摆上政府理财施政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深圳、佛山等地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轨道+物业模式制度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度设计的思路,并从规划设计、投融资、工程实施、土地管理以及行政体制等层面阐述制度设计的要点,为推进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和土地管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结构及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客运交通结构及模式已适应不了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同时交通枢纽内各种辅助功能的不断植入,促使客运枢纽的功能及形式向综合体的方向发生转变,客运交通枢纽与建筑综合体一体化成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和要求.由于客运枢纽综合体往往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且包含商业、办公、娱乐等城市功能,如何解决复杂的功能与简洁的流线、巨大的规模与便捷的换乘,人流与物
邮轮产业作为城市新兴产业,国内对其交通的探索并不多.首先分析邮轮母港兼具客流发生和吸引的特征、客流与区域交通密切联系特性、港口客流与城市交通高效转换等特性.从区域高可达性,内外衔接高效性,内部交通高品质性三个层面,总结邮轮区域独特交通发展的需求.以国内外邮轮母港交通组织策略为基础,从与区域交通协同、区域与内部交通协同以及内部交通协同三个角度,分析邮轮母港与城市区域网络、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内部多种交
轨道交通接驳设施是轨道交通延伸扩大服务的载体,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而轨道交通接驳设施无法与轨道交通同步规划设计和同步使用则成为制约轨道交通服务的瓶颈.以北京市地铁16号线为例,在现行轨道交通接驳设施投资建设的体制下,从规划程序、规划实施两个角度对轨道交通接驳设施的分类规划程序、实施周期和实施主体进行研究.
为契合实际交通管理,提出融入限排条件的交通数学模型对城市路网交通污染排放进行估算,同时为减少交通排放和改善道路环境,对路网交通排放进行定价研究.首先,定义容忍度概念,并将环境容忍限制条件(限排条件)作为上层决策条件构建以路网污染指数为目标的双层区域性排放评定模型;其次,定价作为变量加入评定模型生成路网最优定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寻求路网环境在最小定价成本下显著得到改善的最佳排放定价方案;最后,数值示例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背景下,上海市通过发挥自身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和龙头作用、加强与其他省份的交通联系与合作、在自身交通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和上海市相关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为更好地满足其他省市交通和经济发展对上海交通运输业提出的需求、使上海市交通领域更好地融入并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在总结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和交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市交通运行与长江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都有城乡公交.基于城乡公交的特点,分析城乡公交乘客乘坐站数的统计分布特征,将其与城市公交乘客乘坐站数进行了对比,明确城乡公交客流OD矩阵分层次反推的基本思路;然后,提出适合城乡公交客流OD估计的方法,即统计分析法和数学规划法中随机用户平衡法,根据城乡公交乘客乘坐站数的统计规律,将城乡公交划分为市镇层,镇村层和市际层公交
公共汽车的守时服务在乘客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的选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乘客和运营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基于公共汽车车辆自动定位数据,从公共汽车线路、区段、车站的角度构建公共汽车守时服务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提出公共汽车守时服务建议标准.并以湖州市39路守时公共汽车线路为例计算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公共汽车运行的守时状况及存在问题.为城市推进守时公共汽车提供理论支撑,为公共汽车守时服务的评测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