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锌合金中主、微量元素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第十三届分析测试学术年会——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VP-MS)测定了锌合金中的铜、铁、砷、镉、锡、铅、锑等7种元素.研究了ICP-MS仪器长时间测定此类基体时的稳定性,并探讨了基体成分对待测元素以及待测元素彼此之间的干扰.进行了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钢渣地基容易发生的问题是膨胀,地基膨胀使上部结构倾斜、变形、裂缝甚至破坏.文章对数例典型工程症害进行原因分析,总结膨胀钢渣地基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和危害,提出预防钢渣地基危害的措施和加固处理对策,为回填钢渣合理应用及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通过优化原燃料结构,严格操作管理,新钢炼铁精料技术得到稳步提高,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同时,指出目前原燃料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沙钢2高炉自投产以来,顺行情况较差.进入2002年4月,由于气密箱故障,非计划休风时间长,加之原、燃料质量差,炉墙出现结瘤,经过对炉况的处理,调整装料制度、抓好精料工作,逐步使炉况趋于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宣钢6高炉于2001年3月大修后开炉后,摸索出一套与原燃料条件相适应的操作制度,充分发挥设备能力,逐步强化,利用系数不断提高,2003年5月利用系数达到3.5t/md以上,年平均为3.435t/md,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本文结合天铁四号高炉生产实践经验,对高炉操作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主要经验是:认真贯彻精料入炉,优化高炉操作参数,从严精细管理.从而实现了高炉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快速测定铁钴钒软磁合金中的硅、锰、铜、镍、钒,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此条件下,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12~0.0237 mg/mL,回收率为90%~104%,实验结果令人满意.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已用于产品的检测.
研究了用微波消解试样,ICP-AES光谱仪测定钢铁中砷、锑的方法,建立了最佳工作条件.试验表明:砷和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25μg/mL和0.042 μg/mL,测定下限分别为0.25μg/mL和0.42μg/mL.基体的影响通过基体匹配办法消除,其他共存元素的干扰用仪器软件中谱线干扰校正程序克服.样品中砷和锑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4%~102.8%和94.5%~101.8%.方法用于测定生铁标样
试验了硅钙钡合金酸溶法的溶解条件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钙和钡的测定条件,包括溶解酸的选择和用量试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工作参数和测定条件的选择和设置.方法简便、快速,测定准确度高,用于测定-硅钙钡合金中钙和钡,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3%和0.94%.
本文研究了采用带八极杆碰撞/反应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ORS-ICP-MS)测定镍基合金中的痕量砷硒碲镓锗.针对上述元素受到的质谱干扰情况,采用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技术,在池内引入氢气,通过碰撞/反应模式有效地消除多原子离子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大大消除干扰并降低了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砷0.033μg/g,硒0.013μg/g,碲0.019μg/g,镓0.0027μg/g,锗0.0
用萃淋树脂选择性吸附基体Fe,微量Pb、As、Ni、Co不吸附于树脂而达到分离.通过分配系数Kd的测定,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观察了分离过程中基体和杂质在萃淋树脂柱上行为,证明分离是成功的.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溶液中Pb,As,Ni,Co的浓度,测试方法实用、简便、快速,回收率和准确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