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斜坡物质响应率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pe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地震斜坡物质响应率的概念,并应用此概念解决两个问题:一、汶川地震滑坡物质方量;二、地震滑坡物质空间分布差异。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The Shilu Fe-polymetallic ore deposit,a famous hematite-rich Fe-ore deposit,is situated at the western Hainan Province of south China.The deposit characterizes the upper Fe ores and the lower Co-Cu or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制生产的MD系列跨断层地形变全自动监测系统的硬件结构、配套装置及该系统在强震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利用HYPO71程序对有关地震事件进行了定位,地震定位结果呈带状分布。通过测试表明对定位出的盈江地震所组成的地震带在排布方向上是基本可信的,最后对盈江地区主震及其发生前后地震的分布显示特点进行了总结。
为了获取青藏高原东缘松潘-甘孜地块、龙门山中段及四川盆地的地壳细结构特征,本文收集了最新完成的遂宁-汉旺-阿坝人工地震测深剖面12个激发点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对Pg、Sg震相进行了仔细的对比追踪分析,用波前成像方法对高信噪比的Pg、Sg波走时数据进行了反演,得到了探测区上地壳Pg、Sg波速度细结构特征及泊松比分布模型。结果表明:①该地区表现为“坚硬”基底结构特征;②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两侧的川西高原
本文介绍在玉树震区自地表向下至基底界面之间,P波速度结构总体变现为正速度梯度;小剖面穿过玉树-甘孜断裂带的玉树-隆宝段,该段断裂旋转产生错断,由两条大致平行的北西走向小断裂构成;在甘孜玉树中段以强烈走滑运动为主,并在断裂北侧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
新丰江水库库首区地震的震源破裂类型随时间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以走滑破裂方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正断层倾滑破裂为主。因此,可以认为库首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应力轴的演化特征,揭示出新丰江水库长期的水体重力作用对微震活动的影响明显,水库蓄水后,水体的重力作用改变了库首区的局部应力场。
本文全面收集了地震台网的观测报告,对于震区现今的中小地震精确修订震源位置,由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一个平面,代表强震的震源断层;反演当地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反演区域应力场,计算震源断层的滑动方向。结果表明巨大地震既有单条震源断层又有多条震源断层的组合。这种采用地震学分析,由众多小地震资料推测震源断层空间取向及其运动方式的方法尝试,对促进地震构造研究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