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HCV RNA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子信标探针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transcription mediatedamplification,TMA)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丙型肝炎核糖核酸(Hepatitis C virus RNA,HCV RNA)灵敏性的差异,同时评价分子信标探针TMA体系试剂在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使用分子信标探针,分别采用TMA检测技术及PCR方法同时检测70份临床HCV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比较两种方法在结果灵敏性方面的差异,对结果不符合的标本,采用增加血清提取量扩大模板方法进行同一方法的重测;同时以一组10倍梯度稀释的HCV体外转录RNA为样本,比较使用新配制的以及储存于不同温度下的分子信标TMA体系试剂的检测结果,评价分子信标探针TMA试剂的稳定性.结果:1.70份临床HCV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子信标TMA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数为34例,PCR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数为32例,两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的标本,其HCV RNA滴度均在1000copies/ml以上,两例PCR阴性标本,TMA检测出的HCV RNA滴度均在300copies/ml以下,在增加血清提取量扩大模板后再次采用PCR重测HCV RNA,有1例标本为阳性.两种检测方法对于HCV RNA滴度在1000copies/ml以上的样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子信标TMA体系试剂在20℃T保存24小时,样本的扩增曲线不光滑,荧光值dR高低不一;在4℃下储存1-6天,样本线性相关性均在0.99以上,储存第7天,样本线性相关性降低至0.977;6个月内,-20℃下储存的分子信标探针TMA试剂检测扩增曲线基本一致,每次线性相关性及样本曲线较好.结论:1.对于HCV RNA滴度在1000copies/ml的标本,分子信标TMA与PCR检测HCV RNA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前者在低滴度HCV RNA检测方面更具优势.2.2℃下保存分子信标探针TMA体系不稳定,24小时结果有明显的影响;4℃下分子信标探针TMA体系保存6天,结果都较稳定的;-20℃下保存,试剂的稳定性较好.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Objective Patients who have not obtained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plication cannot have an improvement in liver histology.We aim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several r
会议
目的:探讨HBV相关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诊治及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HBV相关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诊治经过、预后及转归等,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43例HBV相关肝衰竭合并单纯细菌感染患者以及43例未合并感染的HBV相关肝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结果:HBV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P<0.0
慢性病毒性疾病(包括HBV)可引起肾脏损伤并与肾功能不全有关,感染HBV的患者肾移植后的生存率下降,且再次移植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肾功能受损又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慢性肾脏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及药物毒性和治疗药物调整剂量等,同时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相互影响。目前文献报道CHB治疗所用核苷类似物如阿德福韦酯及替诺福韦均有一定的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伤,一些临床研究显示替比夫定单药或联合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癌、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及正常人血清中的anti-Ku86的表达水平,明确anti-Ku86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甲胎蛋白(AFP)和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比较.以明确anti-Ku86能否成为新的乙肝相关性肝癌血清标志物.方法:共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7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2
目的:观察qFibrosis对于慢性乙肝活检样本大小相关采样误差的影响情况和程度,以初步判断其克服该传统组织学分析主要缺陷的能力。方法:分别对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各期肝组织样本和107例慢性乙肝各期肝活检样本进行纤维化胶原的结构图像采集,然后对于该信息使用qFibrosis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及结论:结果说明qFiibrosis对于样本大小不一的各期纤维化样本的准确识别能力优于形态测量法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表达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37例干扰素治疗CHB患者(干扰素治疗组),36例CHB对照患者(患者对照组)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PBMCs,用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检测各组PBMCs的hTERTmRNA及其相应的β-actin mRNA,计算出标化的hTERTmRNA(N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患者ALT正常值二倍上下的肝脏组织学改变有无差异。方法:将CHB轻度患者120例,将HBeAg阳性和阴性的两种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按不同HBV DNA水平分组,再用ALT正常值上限的二倍(80U/L)分为ALT≥80U/L和ALT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以HBeAg阳性或阴性的两种CHB轻度患者的不同HBV DNA水平分组的组织学改变的肝组织学改变比较
目的:探讨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疾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45例HBV相关ACLF患者、3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MDSCs频率.对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随访,动态观察外周血MDSCs的频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