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灰岩作为石质、土质建筑修复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第六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料礓石经过高温焙烧改性后,已初步应用于文物保护,但是因材料稀缺,普适性较差.泥灰岩与料礓石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采运方便、易于烧制、成本低廉.本文采用兰州市榆中县碳酸盐含量分别为40.2%、44.8%、48.9%的泥灰岩,经过1300℃高温焙烧3h后将其物理力学性质和环境影响因素与料礓石比较.研究发现,泥灰岩和料礓石的收缩变形较小;焙烧后第28天龄期泥灰岩的含水率分别为7.8%、6.9%和5.8%,料礓石的含水率仅为3.8%左右,泥灰岩在透水性和透气性方面略逊于料礓石.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焙烧后的泥灰岩具有较好的抗冻融性、水稳定性、耐温湿度变化、耐碱性介质侵蚀等特性.说明泥灰岩作为建筑修复材料是可行的,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窗户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与窗户有关的评分内容;也介绍了窗户的各种性能,需要同时满足各种性能需要如何去设计和选用窗户;最后还介绍了目前一些新技术窗户产品.
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工程由当代建筑大师崔恺设计,该工程毗邻黄河北岸.崔恺大师在设计思维创作时结合丝路文化、西部本土风情、作品所在的地理区位及建筑功能需要将整体造型定位为"黄河石"的设计理念.沿建筑物外墙四周设计有凹凸条纹和砾石混合肌理带,局部的玻璃幕既解决了建筑物房间的自然采光,又给"黄河石"增添了晶莹质感及活力,形成一种母亲河千年冲刷纹理的质感.这种混合肌理装饰清水混凝土装饰效果和风格在国内尚属
伊东丰雄的作品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复杂性的一种诠释.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其实,早在日本传统观念中,一直都把建筑现象看做是临时的,他们坚信"神"和"物"是永恒的,人的生命却是短暂的、脆弱的.对此,伊东丰雄从理论高度分析了暂时性在日本建筑中存在的根据,并将其应用到建筑当中.与此同时,也对当今人们的普遍心理需求和钢构建筑的特点及发展进行分析,从而对钢构在绿色环保建筑中
中大型水库蓄水后,由于载荷作用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使得岩石体内已经积蓄的临界应力发生突变,蓄水初期水库易诱发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卡基娃电站水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评价,采用地质环境类比法和概率统计检验法对水库诱发地震强度进行定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诱发水库地震的最大震级为4.0级,对库坝区建筑物基本无影响.
由于混凝土结构自身缺陷,在承受有压水时经常出现渗水或漏水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甚至引发工程安全事故.针对此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水措施进行处理十分必要,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混凝土结构模型试验槽模拟渗水和漏水情况,并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澎内传快凝堵漏剂PNC602用于填充混凝土结构漏水孔洞,同时采用防水涂料PNC401用于处理模型槽的渗水通道,根据试验结果检验此两种材料防渗堵漏效果.通过电镜扫
无黏性土包括各类砂、砂砾石料和石渣,对其渗透变形试验结果表明,不均匀系数判别法和级配曲线斜率判别法都不是无黏性土渗透变形类型通用判别法,甚至会出现条件相同,但砂和碎砾石判别结果却截然相反的结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产生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其细粒含量差异较大引起的.故运用不均匀系数和级配曲线斜率判别无黏性土渗透变形类型时,应结合试样细粒含量大小进行,或将碎砾石和砂分开区别进行研究.
对于边坡稳定安全标准处于何种风险控制水平进行验证.总结调研边坡安全标准以及失效概率,提出边坡可接受风险标准(失效概率),应用可靠度方法相对安全率验证风险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风险的控制水平,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和可靠指标3.7处于同一风险控制水平.重要高边坡工程稳定安全系数应适当提高,对于一般边坡实际工程计算表明最小安全系数1.3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反分析技术在覆盖层地基和土石坝工程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总结了反分析技术在覆盖层地基和土石坝筑坝材料本构模型参数反演中的应用,并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指出依靠土石坝原型观测资料反分析确定覆盖层地基和坝体的本构模型参数,这一成果来不及用于指导当前的工程设计;强调了联合室内和现场试验优势,并结合最优化理论,通过反分析技术综合确定覆盖层地基和土石坝坝体本构模型参数,是在
对某拟建在覆盖层上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深入研究了混凝土防渗墙和心墙基座间分别采用刚性、柔性连接型式时对大坝应力变形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连接型式对坝体及坝基的应力变形影响均较小,但对防渗墙和基座的应力变形影响差异较大.当采用刚性连接时,防渗墙和基座的位移较采用柔性连接时小,但基座位移呈明显不均匀分布,且拉应力较大,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容许值,并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
土中水是黏性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固相土颗粒的结合形态是影响黏性土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不同含水率下膨胀土、红黏土的土体收缩和袖珍贯入强度试验,研究了胀缩性土体积收缩与贯入强度指标和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关系,讨论了土中水形态对胀缩性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中水的结合形态对胀缩性土力学性质有显著影响,最大吸着水含量是一个临界点;膨胀土和红黏土的临界体积含水率分别位于0.20cm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