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川渝政府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强高层互动和定期磋商,联手举办高端论坛和各种会展,实现官员的交叉挂职,联手争取惠及川渝两地的重大项目。
其他文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而且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现实挑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江西省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状态恶化、经济发展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江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结合江西发展的具体实际,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方针,把"绿色崛起"确定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质上,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
矿区土地主要指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占用或使用的土地,其中以采矿区、废石场、尾矿库、塌陷区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尤为严重,同时也是对矿山土地生态及矿区环境影响最显著、最活跃的地区。耕地紧缩以及人地矛盾的日益显著,使得矿山土地复垦成为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效益分析,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角度看,城市污泥以有机肥或土壤调节剂等形式开展矿区土
发展战略是关系全局和长期发展的大问题.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结果.传统的发展战略是以片面谋取国民生产总值(GDP)高速增长为目标,以传统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高积累和高投资、高物耗和高能耗为特征的发展战略.面对传统发展战略导致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人类必须坚定地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确立新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
本文将界定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概念、内涵,构建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模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湖南省13个地级市的土地低碳利用水平并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层次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对其发展状态进行比较研究,运用分析得出的结论对系统进行反馈,有利于系统发展的自我协调和控制,进而为政府制定更利于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对湖南省13个地级市进
当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在时间、精度、准确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效果不及预期,从而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估值和监督.文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深沪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信息的信息类型、披露精度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业绩预告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信息无论好坏均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但不同精度的业绩预告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效果存在差异,高精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中国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本文运用DEA方法对1921-1931年间中国重要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抵御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几个方面选取了一些指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效率差距并不是很大,总体的技术利用水平不高.总行位于上海的银行,其综合效率明显高于其他银行,效率有所改进,而其他银行的效率则呈下降趋
从某种程度上讲,北京要想“消肿”只能从城市的基础功能(即体现“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部门)开始;而寄希望于通过“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来治理北京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无异于南辕北辙。因此北京想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只能从增量控制来解决,在京津冀范围内统筹考虑产业布局,着力提升北京周边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人口聚集功能、吸纳就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逐步缩小这些中小城市与北
本文将以规制理论为分析框架,以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市为案例,揭示治理转型与城市复兴之间的关系。首先将回顾国内外城市治理模式的演进;其次通过规制理论来解释城市治理转型的动因和效应;再次以此为框架分析武汉市治理转型的具体路径;最后对中国城市治理的进一步讨论。
对资源型城市内涵进行了解析,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体系构建,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进行研究,认为低碳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向,加快低碳转型可从低碳产业、低碳空间、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等角度切入,其中产业是动力、空间是载体、技术是关键、支撑体系是基础,只有保证各要素环环相扣,复合作用才能推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确保“美丽中国”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