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助步器辅助下带引流管下床活动对腰椎内固定术后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助步器辅助下带引流管下床活动对腰椎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方面均匹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于拔除引流管后进行宣教、未使用助步器辅助下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下床时间为术后4-7天,平均5.4天),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即加强宣教、并予助步器辅助支持下,协助患者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下床时间为术后2-4天,平均2.7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腰椎JOA功能评分)、引流管拔除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采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有限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9例腓骨远端骨髓炎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患肢动静脉彩超;踝关节MRI及CT平扫,评估患肢血循情况,明确局部软组织受累及清创截骨范围。
目的:通过解剖研究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等长重建的最佳定位点。方法:取8具成人尸体完整肘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剔除多余软组织,在尺侧副韧带前束上、下止点区域分别取各3个定位点,两两配对后使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上、下两定位点间的距离在各个角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 分析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治疗对象,使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固定方式和开放伤口的位置在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对其预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何影响,明确哪种相关因素才是决定开放性跟骨骨折预后的关键。
背景/目的:儿童踝关节跖屈畸形可见于先天性疾患、创伤、烧伤以及神经源性疾患。传统治疗只对轻度畸形有效。一次性手术常常难以充分矫正畸形,而且并发症风险很高,对于大龄患者、术后复发或者软组织条件差的病例更是如此。本文探讨单纯采用Ilizarov外架技术治疗儿童僵硬性踝关节跖屈畸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的:探索在应用带线锚钉治疗Bankart损伤时,锚钉植入前关节盂缘不同处理方式的术后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自2010年05月至2014年0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关节二科收治了60例确诊为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7~43岁,中位数24岁。左肩10例,右肩50例。
目的:探讨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行康复训练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脊柱外科微创病区从2014年10月-2015年4月期间经X线片、CT、MRI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挑选80例择期手术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男56例,女24例,年龄46~66岁,平均53.8岁,平均住院日7.9天.将80例实施单纯胸腰椎性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般生命体征护理、伤口护理、
目的:比较MIS-TLIF手术单侧与双侧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0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2000至2015.10期间的MIS-TLIF手术单侧与双侧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0
目的 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骨科新护士岗前培训管理的应用实践与成效.方法 选择2013年和2014年入职我科的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入职的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2014年入职的22名新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中授课、专科仪器示教及临床跟班完成岗前培训;观察组实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成立教研小组,制定培训方案,更新优化培训模式,按照制定的步骤实施集中培训、临床跟班、准入考核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内固定跖骨骨折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共使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跖骨骨折共病人29例,29例患者中共59例跖骨骨折,其中2-5跖骨骨折52例,其中第1跖骨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不纳入统计范围,跖骨干骨折30例,跖骨颈骨折12例,跖骨头骨折10例,开放骨折7例,闭合骨折中带有较为严重的皮肤挫伤者15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从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