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近地面PM 10分布特征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溶胶是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矿物气溶胶对气候强迫的关键作用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但对气溶胶气候强迫作用的认识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分析相关气象要素与气溶胶浓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可对深入了解气候强迫提供必要的证据。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受人为污染较小,气溶胶主要成分为矿物气溶胶(沙尘,DTPS),其浓度分布受沙尘天气的影响较大,不同沙尘天气下DTPS有较大的变化,相应的气象要素分布也不同,气象条件对沙尘天气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近地面气溶胶浓度分布特征也有所不同。作者对文献中2000.4.1-2000.4.15北京PM10与风速、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比分析发现,PM10与各气象要素有很好的相关性。本文对处于同一纬度带、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内蒙古锡林浩特和朱日和近地面PMMC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气象要素与PMMC的量化关系较复杂。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液态CO2作为人工影响天气的催化剂,于2002年7月11日一次降水过程的层云催化结果,结合卫星、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增雨作业前后云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后影响区云中的冰晶浓度、雨滴直径比对比区有明显增加,云中过冷水减少;对比区降水回波强度和强回波区面积变化不大,而影响区最大回波强度增大,强回波区的面积扩大,降水也增加了,这与影响区云中降水粒子增多、直径增大是一
本文对应用"0"域概念进行对流云防雹(增雨)作业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所依据的原理是成雹(增雨)机制和雹云(积云)结构特征,而作业的难题是判断作业的部位和时机.利用冰雹存在成长"穴道"的新概念,依据所获取的资料,采用不同的手段,准确判定"0"域的位置,即可解决作业部位和时机的判断问题.
计算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并分析它的分布特征,对于研究水分平衡和干旱机制非常重要.为了获得对流云中的相关资料,本文采用无人驾驶飞机对2005年6月的几次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探测,并分析了其含水量场的特征.
本文对新型末端燃烧焰条在飞机增雨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文章围绕新型AgI末端燃烧焰条在外场试验、催化作业数据记录、辅助记录资料的分析和使用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介绍了新建的用于人工催化剂成冰性能研究的1m3等温云室.对该云室的主要结构、性能特点,附属设备及实验检测程序进行讨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云室在我国原有检测云室的基础上,对其制冷及保温性能进行改进和优化,更适合于人工催化剂成冰性能的检测研究,为今后我国的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及催化工具、催化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更有用的工具.
本文对中小尺度云模式嵌套进行了试验分析.催化降水前后微物理量对比分析表明,催化部位、投放时机及剂量的配置对催化效果影响较大.最佳催化部位在过冷云水较充足区域,在冰相粒子出现初期引人适当大剂量的冰晶,能达到比较好的增雨效果.
本文对锋面云系降水的云微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文章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5)对在观测的2005年5月16~17日一次冷锋降水云系宏观结构、降水特征、水分循环和降水形成的微物理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可压缩三维冰雹云模式,对威宁县1999年7月25日(简称99725)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一系列人工增雨立体催化数值模拟试验,一系列模拟试验表明:催化的最佳高度为3~5km,这与高炮播撒AgI的高度一致;催化的最佳位置为上升气流区;催化的最佳时机为强中心形成前的1~6分钟;通过试验结果探讨人工增雨的最佳作业方案.
我国开展人工防雹50年来,气象科技人员为防雹减灾进行了大量人工防雹的试验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及时准确而定量地收集记录降雹和降雨的起止时间、强度和量值对防雹科研人员分析和研究冰雹生消及其冰雹云物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石安英等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全自动雹雨分测计,对研究冰雹的生成及检验防雹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采用雹雨分测计多项技术的同时,又研制了新的器件,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成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数
近年来大量有关“气溶胶和云相互作用”的研究强调了气溶胶化学组分对气溶胶活化过程的作用,但是目前对该作用的认识还不完全。其原因是大气中气溶胶化学成分复杂,既有硫酸盐、硝酸盐、海盐等无机气溶胶,还包含复杂多样的有机成分,不同的地区化学成分的差异也较大。由于不同化学成分的气溶胶粒子吸湿特性和集中出现的粒径范围不同,影响了气溶胶粒子活化为CCN,进而影响云滴数数目等微物理特征。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