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银幕女性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信仰表达

来源 :“文学理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化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白毛女》、《祝福》和《李双双》三个创作于新中国17年时期的影片,借助这些影片对喜儿、祥林嫂和李双双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试图证实:在新中国17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表述各个时代和各种人群的信仰问题,其本身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那些被称之为封建迷信的“信仰”,将会被另一种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或说是共产主义信仰完全代替。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乌托邦,也是关乎“另外一个世界”的想象,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真实经验在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双重显现。
其他文献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 who underwent concomitant vs. pr
会议
  传统心理学、传记学批评将文学作品之个性简化或等同为其创作者之个性,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则体认到作品个性自身的独立性,否认其与创作者个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作品个性的这
  “文学性”问题是在语言学转向的理论语境中提出来的,它是建构科学的文学理论的必然诉求,是西方文学理论从古典到现代形态转变的关键,它所揭示的问题域,其本身所蕴含的功能及
  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1892-1957)是德国著名的罗曼语文学家与语言教育家、文学批评家,中世纪文学研究者。奥尔巴赫1892年出生于马堡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2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的失落是"现代性危机中的危机",现代文学的核心主题乃是重建历史总体。与此相应,现代文学应该以历史叙事取代自然主义的描写,应该以现实主义取代表现主义。
  成玄英、陈景元、陆西星、程以宁等人注解疏通(《南华真经》时,继承了道家《庄子》“尚质轻文”的审美主张,但四人审视文质的立论视角却迥然相别。自西汉以后,儒家既已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