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留守对外出务工人员心理人格发展的影响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留守经历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农民工年输出量5千万以上三个地区18-25岁外出务工人员327人,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五态人格测验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外出务工人员留守经历组与非留守经历组对比,生活事件量表得分比较组间无差异;五态人格测验少阳(P<0.01)与太阴(P<0.05)维度有显著性差异;SCL-90躯体化因子(P<0.05)、焦虑因子(P<0.05)、敌意因子(P<0.05)、恐怖因子(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留守经历者表现出少阳与太阴的矛盾人格特征;在正常生活事件应激范围,留守经历人群的主观身体不适感、焦虑、恐怖体验更为敏感,且有敌意倾向.提示留守经历不利于个体发展出稳定人格心理特征.
其他文献
背景:本课题组受启发于"中药配伍法则-化药拼合原理"[1-3],基于临床经典方药活性成分开展化学拼合研究,获得数个先导化合物和国内外授权专利,并已实现专利的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临床抗心律失常经典方药桂枝甘草汤,以期发现具有心脏保护方面的先导化合物,合成系列未见报道的甘草次酸——肉桂酸衍生物,但在后期活性评价中,我们发现该类结构具有良好的细胞毒选择性[4]。
目的:探究一种过氧桥合成的新化学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原料,NBS取代7位羟基,消除H-Br行成共轭双烯,以曙红Y为光敏剂,紫外灯照射激活空气中的氧气,进而氧化共轭双烯,即形成了过氧桥,并以1H-NMR, 13C-NMR, HR-MS和2D-NMR这些检测手段对合成的结构进行验证.结果:合成了包括5,8-过氧桥薯蓣皂苷元在内的六种化合物,结构经检验与预期一致.结论:以一种较简单、条件较温和的方
会议
背景:本课题组基于临床经典方药活性成分开展化学修饰研究,获得数个先导化合物和国内外授权专利,并已实现专利的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选择具有保肝,抗病毒活性的齐墩果酸,利用活性片断优化,获得新型抗病毒先导化合物.方法:以中药女贞子中活性成分齐墩果酸为原料,利用琼斯氧化和光敏反应,将齐墩果酸结构优化,综合利用乙肝病毒细胞模型HepG2.2.15和鸭乙肝病毒模型进行初步的体外和体内活性和作用机制探讨
Endothelin-1 receptors (ETAR and ETBR) act as a pivotal regulator i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ET-1 and represent a potential drug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The purp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是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藏名为乌巴拉色尔布,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用于治疗骨折、骨蒸、跌打损伤、胸背疼痛等症。[1]基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用于冠心病治疗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选择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作为心肌缺血模型,以不同剂量多刺绿绒蒿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一周后进行心脏超声,[2]评价对模型小鼠的心功能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山沉香为木犀科丁香属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去皮的根、茎和粗枝,有限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和宁夏贺兰山地区,具有抑赫依、清热止痛的功效,蒙医用其治疗心肌缺血、胸闷气短等心肺疾病,是蒙药特色和珍贵药用品种之一,且用于替代名贵中药沉香使用[1]。前期研究显示,山沉香主要含有木脂素、苯乙醇、苯丙醇及少量的倍半萜类。[2]在阐明山沉香乙醇提取物具有抗心急缺血作用的基础上,[3]本课题对
周耀庭教授(主任医师)具有60余年临床经验,40余年温病学教学经历,临床经验丰富,中西医理论功底深厚,在温病学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擅用中医温病学理论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在辨治外感疾病时,周老主要应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及脏腑辨证.临床辨治疾病复杂,周老强调两点,一是辨证,二是处方.辨证要精细,正确辨证可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指导用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的纲领,反映了外感
本文探讨凉营透热祛湿法在肺系难治性发热中的应用。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观察到SARS、甲流、肺纤维化发热、肺曲霉菌感染、呼吸衰竭等肺系难治性发热,常常出现湿热蕴肺入营。外感湿热之邪,由口鼻皮毛经表而入于肺,或者素有湿热痰浊内蕴的内伤基础、外感受温热之邪,均可发生湿热蕴肺入营的发热。肺为上焦,上焦如雾,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肺的呼吸之气与脾上传的精微清气相合,如雾露之灌溉布散全身,故“肺为水之上源”。
温病学说作为当今重要的中医学说之一,从理论的奠基到完善,贯穿整个清代.清初有吴又可、戴天章、叶天士等为之奠基,清中有吴鞠通、王孟英为之完善,清末趋于多元.清初温病学的奠基风格,与乾嘉之学早期特征如出一辙。正是在乾嘉之学朴实的、重实践的学术思想影响下,温病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踏实的进步,为其后温病学理论的完善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清中期的时候,“经世致用”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考据学遂成为学术发展的
目的:研究外感清热解毒方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活性.方法:体外培养MDCK、HEL和A549细胞,分别接种流感病毒H1N1、腺病毒A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给予外感清热方进行干预,以病毒唑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治疗指数,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和观察细胞病变(CPE)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抗呼吸道病毒活性.结果:外感清热方对H1N1的IC50为0.028mg/ml,TI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