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8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ICU患者中判断血流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宁波市第一医院ICU中的199例患者同时送检血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血培养结果与血清PCT浓度的关系及PCT浓度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之间的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颅内压监测组和常规组,颅内压监测组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根据经验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颅内压监测组和常规组的入住ICU病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6个月GO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颅内压监测组半年死亡率低于常规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改善预后.
会议
目的 研究内毒素血症小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观察辣椒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1.取SPF级10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n=18):正常对照组,辣椒素(CAP)对照组及干预组,辣椒素碱(CAPZ)对照组及干预组,内毒素血症组.每组分别于3h、8h、16h后检测肝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量,Nrf2 mRNA表达水平,血清ALT、AST变化及肝组织MDA、SOD变化,观察HE染色肝组织病理.用SP
会议
目的 探讨三腔喂养管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方法 选取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经鼻三腔喂养组及普通胃管+单腔鼻肠管管组,分别比较两组病人的置管成功率,腹胀、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和腹泻的发生率,肠内营养后24-48 h胃潴留量,肺部感染率,达到目标营养患者百分比及达到目标营养量(>90%的全量)时间,喂养管堵塞率等指标.结果 三腔喂养管在胃肠减压同时可进行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治疗,反流
会议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舒血宁针和空气波压力仪在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为ICU患者防治深静脉血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ICU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23.46% (61/260),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17.64%(24/136),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29.84% (37/124).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CU内重症患
会议
目的 研究移动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耐药机制.方法 VlTEK2-compact分析系统的药敏卡AST-GN 13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2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基因.结果 24株检测移动克雷伯菌分别检出aac(3)-Ⅱ、aac(6)-Ⅰb等2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2%(1/24)和25.0%(
会议
目的 了解移动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元件并作样本聚类分析.方法 VlTEK2-compact分析系统的药敏卡AST-GN13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检测24株耐药移动克雷伯菌39种水平转移获得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及gyrA与parC之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突变分析.结果 β-内酰胺酶基因TEM、tnp-TEM、SHV、CTX-M
会议
目的 了解我科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3年送检的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肝胆外科普通病区临床标本(包括痰、腹腔引流液、胆汁、血、中心静脉插管等)进行培养,各分离出致病菌各412株和1246株,并加以整理分析.
会议
目的 调查研究ICU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对谵妄的调查研究,由接受过谵妄培训的专人进行谵妄评估.选择全麻术后进入ICU的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治疗的第一天起每日随访患者2次(时间为9:00-11∶00,15∶00-17∶00)采用简体中文版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Intensive Care Unit,CAM-
会议
目的 分析血肌钙蛋白Ⅰ浓度作为热射病患者预后判别指标的意义.方法 分析2012年6月到8月我院和桐乡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热射病患者,以预后为标准,将21例患者分为两组,死亡组(n=9)及存活组(n=12),比较入院后急诊化验的血肌钙蛋白Ⅰ浓度,分析其在发病判别预后的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肌钙蛋白Ⅰ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死亡患者血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高于与存活患者,肌钙蛋白Ⅰ
会议
目的 应用床边B超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本院ICU收治的110例需要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B超定位(超声组,n=58)和体表标志定位(对照组,n=52),两组采用相同的消毒措施,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APACHE Ⅱ评分等;比较两组的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天数、拔管原因以及导管细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