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助推《中医药法》落地

来源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16年12月25日,中国首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通过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将在今年7月1日实施.即将实施的《中医药法》从法律的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改善了中医医师、中医诊所和中药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规范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保证了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助推《中医药法》落地实施,笔者从医院文化的角度做一探讨.
其他文献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公众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学习,使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医药教育应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配合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两组均接受针刀疗法,治疗组配合康复护理;对照组配合内科常规护理,治疗1疗程后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96%和87.65%;对照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8.76%和85.80%.两组比较,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有效率却相当(P>0.0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上腰腿疼痛的最常见原因.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并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我科于2015年5月一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包括生活、饮食、牵引的护理、中药熏蒸、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130例患者中治愈10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可导致患者关节和骨的出现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RA很容易反复发作,且会导致关节变形发生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家庭和朋友关系的改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加上担心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对药物实际效果产生质疑,以及经济因素,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缺乏对它的足够认识,常导致患者延误最佳
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良好的睡眠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准确可靠、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目的:总结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脑瘫患儿40例,采用中医康复康复护理作为治疗组,单独采用同期住院治疗的37例子脑瘫患儿作为对照组,本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一系列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本组40例脑瘫患儿护理后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37例患者显效1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数为儿童)初次感染此病毒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幼儿带状疱疹较为少见,尤其1岁以下幼儿患有带状疱疹更为少见,此类带状疱疹常被误诊,幼儿带状疱疹须引起皮肤科医生的重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方法:总结分析2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要点.结果:23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因入院时已经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强调心理护理,熟悉洗胃技术,合理应用阿托品,加强对中间型综合征的认识及观察,防止并发症,对抢救成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治疗全麻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需要做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于术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然后对照两组术后当天、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0.0%,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治疗腹腔镜全麻术后患者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8例术后胃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穴位注射及穴位按摩,观察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和胃肠减压引流量.结果:观察组胃蠕动功能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持续胃肠减压的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明显缩短胃蠕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