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总黄酮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并调节脂肪组织PPAR-γ表达的研究

来源 :全国第三届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新药研发技术创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32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卷柏总黄酮对二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脂肪组织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卷柏总黄酮治疗糖尿病的机制。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养,诱发胰岛素抵抗,4周后腹腔注射35mg/kgSTZ,建立二型糖尿病模型,连续给药8周,检测体重、FBG、OGTT、TC、TG、FFA、PPAR-γ结果:卷柏总黄酮100mg/kg、200mg/kg、400mg/kg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FBG、TC、TG、FFA、改善OGTT、调节脂肪组织PPAR-γ表达,并使体重维持恒定。 结论:卷柏总黄酮能改善血糖、血脂紊乱,调节PPAR-γ表达,提示是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为吊石苣苔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资料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对吊石苣苔属药用植物的茎和叶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桂黔吊石苣苔茎、叶横切面无石细胞;长圆叶吊石苣苔叶横切面表皮上有非腺毛,叶肉内有石细胞;川西吊石苣苔皮层石细胞成群,叶主脉维管束周韧性,栅栏组织由2-3列细胞组成;吊石苣苔皮层石细胞成群,叶主脉有多个外韧维管束,栅栏组织由1列细胞组成。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作
目的:研究自然干早胁迫对叶生长盛期川白芷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并探讨叶生长盛期川白芷个器官生物量对不同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方法;以叶生长盛期川白芷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旱条件处理,测算根、叶、叶柄、地上部分生物量及根生物量比、叶生物量比、叶柄生物量比、根冠比等指标。结果:轻度干早胁迫有利于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不利于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轻度、中度干旱胁迫有利于叶生长盛期川白
目的:对太白大黄及其胆进行生药学全面研究,为鉴别该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原植物形态和药用部位的性状观察对其进行描述,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特征,并通过TCL和荧光反应测试其化学成分。结果:太白大黄与大黄属其他供药用的几种大黄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目的:对秃疮花的生药学进行研究,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秃疮花药材,对其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进行系统生药学研究,对生物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秃疮花为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的干燥全草。显微特征中秃疮花的根横切面结构,乳囊组织可作为其主要鉴别特征,理化特征中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其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为0。36%~0.47%。结论:该法实用性强,操作方
目的:比较栽培品四倍体黄芩与二倍体黄芩的质量。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药材纯度、黄芩苷含量,栽培品四倍体黄芩均高于二倍体黄芩。结论:栽培品四倍体黄芩的质量优于二倍体黄芩。
目的:研究壮药铁包金(细叶勾儿茶Berchemia lineata(L.)DC.)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方法:对细叶勾儿茶根、茎、叶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观察并描述了其药材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摄制了根、茎横切面、叶的表面和叶缘特征等显微图。结论:铁包金根、茎、叶的性状、横切面与叶缘显微特征,可作为该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
目的:探讨竹节参的质量研究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TLC法对竹节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ODS-SP(4.6mm× 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35∶65);检测波长,203m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显微观察可见特定组织特征。在TLC能检出竹节参皂苷Ⅳa和人参皂苷R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采用研究性教学法对中药专业学生讲授该课程对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中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研究性教学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中药鉴定学》的课程特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理论、实验、见习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性教学设计。
本文针对了中药鉴定学的实验课程长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用多媒体互动设备教学、减少验证性显微鉴别实验,优化实验课教学内容、安排课时深入医药公司、药材市场、药店等开展调研、开展设计性实验、开展中药材鉴别技能比赛等改进实验课内容的方法。
本文从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出发,总结了藏族、蒙族、土家族等几个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探讨了其中过度开采利用导致资源濒危等问题,并就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