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北亚带的基性岩成因和构造意义

来源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1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自萨嘎以西分为达巴—休古嘎布(南亚带)和达机翁—萨嘎(北亚带)两个亚带,但两者的成因和构造背景还不清楚.本文在研究北亚带加纳崩—错不扎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对比南亚带的基础上,探讨了两个带的成因和关系问题.结合岩石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辉长辉绿结构,指示基性岩浆源区赋存大量流体,形成于大洋俯冲的弧前或弧后环境。对比南亚带普兰、东波和休古嘎布蛇绿岩中的基性岩具有相同产状和时代(120~130Ma),均形成于大洋俯冲带环境。结合南北带基性岩的围岩地幔橄榄岩均具有弧前地幔橄榄岩特征,初步认为南北亚带基性岩形成于大洋俯冲的弧前环境,南北蛇绿岩亚带可能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相同构造背景的大洋岩石圈残余,在蛇绿岩侵位过程中,南亚带从北亚带向南被逆冲推覆到特提斯台地之上。
其他文献
天山是重要的古生代俯冲碰撞带,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多期不同方式的构造变动,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进入新生代以来由于受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程效应,又发生了强烈挤压和隆升的构造变形作用.理清天山多期次隆升剥蚀作用过程对于认识大陆内部造山带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HeFTy软件和黑云母Ar-Ar年龄进行高-中温阶段演化时间限定,以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龄进行低温阶段演化时间限定。热年
Employing new apatite fission-track and (U-Th)/He and published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ic data,we investigate the Late Cretaceous-Cenozoic cooling/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Qinling and Daba Mo
会议
盆地热体制是盆地构造—热演化过程的反映,它刻画了盆地的热状态和热过程.盆地现今地温场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它能为研究盆热历史、热演化以及油气形成和保存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和约束,从而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整个扬子地区的现今地温分布格局受区域构造、岩浆作用控制。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和断裂、地震等活动构造均表明,扬子区的东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中部趋于稳定,而到了云南、四川西部,构造活动性又增强。该
岩石圈磁性底界面是磁性岩石在超过矿物居里点温度时、其磁性显著降低或失去磁性的界面,是磁法探测的最大深度.因此,可以直接利用磁力异常数据反演该界面的深度起伏,进而在矿物及其居里点假定的条件之下,将其视为居里等温面,从而对岩石圈热状态提供约束信息.本文利用最新的基于CHAMP与Swarm卫星磁测数据的系列全球岩石圈磁场模型,在全球海洋剩磁效应改正之后,采用IGRF12模型作为磁化场模型、CRUST1.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冻土中,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笼形结晶化合物,遇火即可燃烧.这是一种新型的潜在能源,全球远景资源量达到2.1×1015m3,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两倍,具有巨大的能源潜力,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本文以烃源岩主要分布地区的南祁连盆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对
高产热花岗岩(high heat-producing granite,HHPG)是19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概念,特指那些具有高放射性生热元素(主要为Th,U和40K)含量和高放射性生热率的花岗岩.作者通过对比大量数据发现,在地质条件近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高产热花岗岩对某些金属成矿作用确实具有很好的决定作用。如长江中下游鄂东南地区铜山口花岗岩闪长岩与Cu-Mo矿床共生,而邻近的殷祖花岗闪长岩却为不含
Pre-collision histo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became a hotly debated topic.The three ophiolitic belts occur in the margins and interior of the Lhasa terrane,which can provide significant informatio
会议
Throughout most of South China th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strata form a conformable succession.However,in the Luohong area,Guangdong Province,the Ordovician Luohong Formation rests disconformably on
会议
Late Cretaceous (~106-76 Ma) adakite-like intrusive rocks in the middle-eastern Gangdese belt occur in an E-W trending belt paralleling the Indus-Yarlung suture,south Tibet.Their petrogenesis and geod
会议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extrusion of SE Tibet was bounded by the dextral Gaoligong and the sinistral Ailaoshan-Red River strike-slip shear zones from the Oligocene to early Miocene.This stu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