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层状云降水的结构特征和增雨潜势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FY-2C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和逐时降水资料,对2005年9月24~25日河南省出现的一次低槽一切变一回流型层状云降水过程的云系演变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低槽云系上存在低亮温带结构,切变线云系较均匀,前者的降水要稍强于后者,当低槽云系东移与北抬的切变线云系叠加后,可以分析出中尺度云团的活动,说明层状云系顶部具有不均匀性,尤其在高空槽前及700hPa和850hPa切变线之间形成的一系列中β尺度对流云团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豫南暖切变参与作用下产生的较强降水与云顶亮温的发展变化趋势基本表现出相似性,对于700hPa北侧的降水,亮温值与雨强的关系不大.此类层状云降水在豫南具动力辐合条件,低空水汽含量丰富,并存在着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条件.最后说明可以依据卫星资料对影响河南的此类层状云降水的增雨潜势条件提前做出的判断.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淮北地区人工增雨防雹业务需求,开发研制了"淮北地区人工增雨防雹业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淮北地区冰雹的客观预报、强对流回波的多级报警,作业决策方案的设计、手机短信发布、作业效果评估以及业务管理等功能,初步形成了一套流程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人工增雨防雹技术保障系统.
2006年5月25-27日广西出现了入汛后的首场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和ECWMF等资料对此次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南海夏季风环流、物理量场以及云图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主要与南海夏季风爆发、孟加拉湾风暴、华北槽、中低层切变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等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利用NCEP 1°×1°的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Micaps等资料,对2005年初秋发生在华北平原南部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过程是多个影响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垂直结构上表现为强烈的垂直速度柱、深厚的湿层和有利的散度、涡度配置;风暴相对螺旋度与降水的分布、趋势大小基本一致,且落区在降水中心的东南方向;大范围暴雨中,局地螺旋度在850hPa反映比较稳
螺旋结构是台风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的表现形式为螺旋云带及与其相对应的螺旋雨带.由于螺旋雨(云)带与台风的主要灾害之一--暴雨紧密关联,同时,螺旋结构本身与台风动力学密切关联,所以螺旋结构的特征和形成演变机理是台风研究中重大的科学问题.过去人们对台风螺旋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些研究有的侧重对螺旋带形成的理论分析,有的限于对"眼壁"附近螺旋结构特征的分析或侧重对螺旋雨带中某
通过对冀中廊坊市"94.7"和"96.8"两次特大洪水的水文气象特征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廊坊市"94.7"、"96.8"两次特大洪水的水文特征是特大暴雨自产径流型洪水和流域上游泄洪型洪水:登陆台风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的河北省特大暴雨天气是两次特大洪水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持续强降水造成的超渗产流和人为原因造成的河道行洪不畅分别是两次特大洪水成灾的主要原因;加强强降水天气的预测预报,结合当地的水利工程现状
2006年15日14时至19日08时,受其减弱成的低气压环流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区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这次暴雨过程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是1960年以来7月份最强的一次暴雨过程.其中浦北、金秀、阳朔等3个县日雨量刷新了当地历史记录陆川、平乐、荔蒲、灵山4县也分别刷新了当地历年7月份日雨量记录.本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云2号C星云图资料、风廓线资料分析了
用小波分解(WT)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的预报模型.该方法首先将西太平洋副热带面积指数(SI)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带通分量信号,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各分量信号的独立预报模型,然后对预报结果进行集成.最后本文讨论分析了小样本情况下所建模型的预报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泛化能力强、预报精度高、训练速度快、稳定性好、便于建模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1949~200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发生的风暴潮灾害进行统计,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风暴潮等级划分的标准,分析发现黄河三角洲地区风暴潮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增加趋势,风暴潮生成受地形、天气和天文三个主要因子影响.最后对该地区风暴潮灾害防御提出了对策.
随着气象业务工作的拓展,淮安市气象台在原中期3~5天逐日滚动晴雨预报工作中,又增加了相应预报日的滚动最低及最高气温预报内容.在冬季,最低气温预报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更好地做好预报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121"预报服务信箱使用率,积极研制3~5天逐日滚动最低气温预报产品十分必要,而江苏省气象台每天发布的全省各大城市天气MOS预报中,就包含了淮安市3~5天最低气温预报,该MOS预报中应用了国家气象中心新
在对发生于2004年5月底华南前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形成大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演变的物理机制与环境场条件,得到的主要同时兼有温度和湿度梯度;东北至日本海有较深的冷槽,长江中游有低涡生成发展利于中尺度系统不断生成;深厚的中低层辐合层和较高的无辐散层为飑线产生提供与中空槽相伴的强风核处于槽底以西,槽前强辐合成为飑线产生的关键:除孟加拉水汽外,西太平洋和南海也向华南至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