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裂谷西支Albertine盆地油气聚集规律与成藏模式

来源 :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干达Albertine盆为新生带裂谷盆地,位于东非裂谷西支北端.Albertine盆地在平面上有两大油气聚集带:北部缓坡带和东部断阶带,二者油气聚集量差异较大,成藏规律和成藏模式尚不清楚.在对盆地构造、地层特征、基本石油地质条件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两个油气富集带的成藏特点和成藏机制,建立了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北部缓坡带具有优质砂体抽吸、油气长距离运移、小断层调节、动态成藏的特点.充足的油源、连续稳定的优质砂体、中途缺少断层的阻截、上覆厚层稳定分布的区域盖层以及良好的原油物性保证油气长距离运移成藏.东部断阶带“二台阶”断层下降盘为自生自储式成藏,成藏层位单一;“二台阶”断层上升盘砂岩和断层对接,发育多个油藏,呈幕式成藏的特征.由于油气运移空间跨度大,边界断层侧封较差,油藏充满度整体偏低.通过研究明确了Albertine盆地缓坡带和陡坡带不同的成藏机制和成藏模式,有效指导下一步有利区带的选取.
其他文献
针对北特鲁瓦碳酸盐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和剩余油认识不清的问题,在油藏精细描述、动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流优势通道综合识别方法,明确了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成果采用动静结合的思路,应用连通性模型、数值模拟、试井解释等多种手段,建立了水流优势通道分级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入储集单体及水流优势通道约束建模和数模思想,揭示了剩余油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采用动静资料相互补充,克服了常规单一方法的局限性,通
由于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导致一个聚驱区块平面上不同井区受效差异较大.为解决这一差异,按照储层构型变化进行分类调整.研究区B12-W区块处于湖盆边缘且延伸较长,平面非均质性较强.首选,根据生产动态,注采压差等开发特征,划分区域类别.随后从沉积组合、构造位置、断层发育三种角度,寻找开发主控因素,针对性调整.区块一共划分为叠加河道区、隔层发育区、断层破碎区与长垣中心区四个储层构型区域.并且针对性总结了改善
针对中亚某气田因A矿权区提前开采造成B矿权区地层压力下降后使该区气体外溢、储量降低、气井产量降低甚至部分气井停产的问题,结合容积法储量计算、气藏物质平衡公式,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气体外溢的数值模型,通过虚拟设置A矿权气田的采出量,确定了B矿权气田的气体外溢量和压力分布,并优化了气井的增压时机、增压方式和合理产量,以提高B矿权区域内压力下降后的气田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的拟合了B矿权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风险高等特点,部分新建项目存在前期论证达到基准收益率,而实施运营阶段与预期效益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直接拖拽了油田公司的经济效益.本文从产能建设项目阶段划分与评价方法入手,以现金流量法为核心,完善产量、投资、成本和效益对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效益评价跟踪图版,实时监控项目的阶段效果,为效益管控提供依据.
屏障注水开发凝析气顶油气藏气窜量的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后期油气协同开发指标的制定,对改善油气协同开发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此类油气藏气窜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考虑屏障注水影响以及油气水三相的动态平衡.通过油气水三相物质平衡方法得到适用于此类油气藏的气窜量计算公式,然后利用原始PVT高压物性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气窜量,最后将其与数值模拟计算的气窜量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具有层系多、厚度小、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因此,水平井或大井丛开发模式成为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有效手段。由于该区三维地震资料较少,在水平井有利方位确定及轨迹设计方面难度较大。本文主要通过多方位Walkaway-VSP甜点预测技术研究,指导水平井部署及钻进,其主要过程如下:①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复杂黄土塬地表及地下地质特点部署“米”字型Walkaway VSP测线;②根据采集资料特点制定合理
近年来在孤西地区火山岩中发现工业油流,但对其成储机制认识不清晰。围绕孤西地区中生界火山岩裂缝脉体展开研究。在识别裂缝发育类型的基础上,探究裂缝脉体中成脉矿物类型、矿物共生关系、脉体生长期次和成脉流体性质等,为深入探讨火山岩成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研究主要运用岩心资料、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技术和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表明:(1)孤西地区中生界火山岩发育六种类型的裂缝:自碎裂缝、构造裂缝、风化
四川盆地深层髙石梯-磨溪震旦系大型天然气田等的相继发现表明,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古岩溶气藏勘探潜力巨大.特别是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掀起了灯影组台缘带岩溶储层研究的热潮.目前,已有研究认为丘滩体岩溶储层局限于拉张槽发育.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成熟开发区髙石梯-磨溪灯影组的钻测井及地震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单井和地震充分融合研究,刻画了四川盆地震旦系台缘带沉积前地貌,再现了台缘沉积演化过程
牛心坨地区沙四段勘探程度较低,但勘探前景较好。近期研究发现研究区沙四段砂岩储层普遍致密,研究其致密油形成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对研究区未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29口井,4103个数据的分析(包括264个烃源岩地化数据,3784个储层物性数据,55个压力数据),采用功能要素组合的方法,剖析了研究区沙四段致密油形成条件,阐明了主控因素,并预测了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牛心坨地区沙四段砂岩具有低孔
清东地区沙一段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但是研究区该类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勘探区域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清东地区双229区块、洼111区块典型井沙一段Ⅲ、Ⅳ、Ⅴ油组进行解剖分析了研究区沙一段构造-岩性油藏的形成条件,阐明了主控因素,进而根据功能要素组合成藏模式(T-CDPS),将利用单个主控因素控油气作用下限值得到的单一功能要素控藏有利区叠加获得了多因素控藏有利区,最后在有利区带内根据确定的与圈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