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来源 :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0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于动物生理学教学。其方法是:加强课程网络建设,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并结合生活实例,采用PBL教学法;注重机体功能的整体性,采用整合教学法;注重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采用病例(案例)讨论教学法;注重器官系统功能间的异同,采用比较讲述教学法。通过采用以上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其他文献
猪水肿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猪水肿病的病原学、致病毒力因子、发病机理、目前疫苗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相关科研人员有所启示。
以纯化的大肠埃希菌K88菌毛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大肠埃希菌K88 IgG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了间接ELISA的最适反应条件,即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兔抗体稀释倍数为1:10,猪抗体稀释倍数为1:100,确定最佳封闭液为5%脱脂奶粉,最佳封闭时间为0.5h,血清反应时间时间0.5h,二抗反应时间1h,底物室温反应时间为15min,阴阳性临界值兔血清为0.33、猪血清为0.4
目的:分析EG95s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本研究分别诱导表达含有1、2、3拷贝EG95s的pET-1EG95s、pET-2EG95S和pET-3EG95s重组质粒,并用Hi S亲和纯化HIS-lEG95 S、HIS-2EG95s和HIS-3EG95s 3种重组蛋白。再以相同的免疫程序分别免疫8周龄BALB/cdx鼠,通过问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结果显示
为了评价犬钩虫对米尔贝肟的体外敏感性,试验设空白对照组、米尔贝肟高、中、低剂量组及伊维菌素对照组,考察了药物对犬钩蚴三期幼虫形态和活力的影响及对其移行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添加药物的钩蚴大部分保持笔直,而几乎没有弯曲或者卷曲,而在药物添加组,部分钩蚴出现大于45°的弯曲,弯曲程度远远大于未添加药物的正常虫体;米尔贝肟用药量在10-5g.mL-1时,8h杀虫率达100%,米尔贝肟用药量为10-5g
为探索构建具有多功能、高活性,可显著增加免疫调节范围、增强免疫效应的新型细胞因子基因,获得融合蛋白,本实验应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分子免疫学技术和纳米分子材料技术,克隆分离猪白细胞介素4,6基因,通过基因改组和基因融合改造免疫分子,构建了pGEX-4T-1-IL6/IL4融合基因,经纳米材料分子包装免疫基因后转染动物体细胞表达,检测新型免疫分子在动物体内外的免疫调节效应和对动物免疫抗病和免疫保护力的
建立了犬血浆中米尔贝肟的LC—MS/MS检测方法,评价了国产米尔贝肟片在犬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对12条比格犬采用开放、随机、交叉、单剂量给药,口服国产米尔贝肟片、进口米尔贝肟片。LC—MS/MS测定犬血浆中米尔贝肟的浓度,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一时间数据。该方法低浓度(5 ng?mL-1)回收率高于85%,最低定量限为5 ng?mL-1;健康犬口服进口和国产米尔贝肟片的药物动力学最佳
在哺乳动物中,PRL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与乳腺发育,引起并维持泌乳有关,因此在牛科物种泌乳性状研究中被视为重要的候选基因。通过对PRL基因的功能及牛科物种PRL基因的结构的介绍,阐述了牛科物种PRL基因变异及与生产性状的关联。
文章首先分析了与肿瘤相关的细胞内泛素调节系统的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病毒编码的泛素化酶、去泛素化酶及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基因转染的概况。其次,重点介绍了组蛋白介导的基因转运体系,其中包括连接组蛋白H1和核心组蛋白H2A, H2B, H3, H4的转染活性、组蛋白基因转染体系的安全性及组蛋白基因转染机制等。最后,对以组蛋白为核心的基因转染进行了展望。
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课程方面的一些教学经验积累,就指导学生考研学习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从2008年到2012年农学门类考研课程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考试大纲、课程考点、课程命题规律及考试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