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甘草毛状根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来源 :世界中联中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中药新药研发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作为药用植物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它已被广泛的研究并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食品添加剂,医药,商品,烟草添加剂等。已报道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溃疡,护肝,抗肿瘤和抗菌效果等。结果发现,这些甘草主要有效成分为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已开展。本文利用发根农杆菌的遗传和液体培养技术,研究了甘草毛状根的诱导和离体培养及其黄酮的产生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可承载中药超微粉末的纳米级超分子凝胶结构,改善其透皮吸收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代谢性,实现药物释放可控性。方法: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建了胸腺嘧啶核苷酸(T)和三聚氰胺(M)的二组分复合物水凝胶。通过调节二者之间组分可以得到不同的3D超分子结构,增加了承载微粒的表面积。结果:通过扫描电镜(SEM)获得的干凝胶分别呈现棒状、片状和花瓣状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广角X-射线衍射(
以植物药“吊扬尘”两种不同基源大叶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茎、叶进行了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并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其所含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源以及不同部位的样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各重现性、回收率和稳定性等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总黄酮和木犀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后期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两种药用植物
目的:通过分析化州柚生长点土壤的酸度及其药材化橘红中柚皮苷的含量,探讨土壤酸度对化橘红柚皮苷含量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色谱柱:Kromasil 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36%乙酸(49:51:4),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3 nm。土壤pH值测定按国家林业行业标准LY/T 1239-1999进行
目的:优选壳聚糖用于益龄精口服液的絮凝澄清工艺的条件,改进益龄精口服液纯化工艺。方法:以吸光度、二苯乙烯苷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液浓度、壳聚糖用量、药液pH值、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药液浓度、壳聚糖用量、絮凝温度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1:4,壳聚糖用量1.2 mL-g-1,絮凝温度60℃,药液PH值5.0-5.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天山雪莲愈伤组织与原药材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天山雪莲愈伤组织含有多种与原药材相同的有效化学成分,其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比原药材提高了近4.95倍。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有效药理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目的:研究热性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生的过程中胃肠激素的变化及作用,比较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及方中单味药材的作用差异。方法:选用SD大鼠,以附子、肉桂、干姜、女贞子以1:1:1:1比例,制成29/ml水煎剂,每天灌胃一次,剂量为109/kg。造模6周。造成热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灌服左金丸及反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汤剂进行干预,比较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及方中各单味药对热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动物血浆中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草珊瑚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和MCI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对草珊瑚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利用各种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草珊瑚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是白术内酯Ⅳ(1),银线草内酯E(2),银线草内酯F(3),dihydrovomifoliol(4),金粟兰酮E(5),8β,9a-dihydroxylindan-4(
目的:对黄芩茶(黄芩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和叶)与中药黄芩(黄芩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揭示黄芩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的差异,为黄芩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和黄芩茶的科学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YMC-pack ODS-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I,/min,主温30℃,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虎掌南星是一味具有毒性的中药,本文主要以文献查阅检索的方式综述了虎掌南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对虎掌南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省十一五期问在“大中药”、“大健康”中医药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本文首先对现阶段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政策进行了解读,随后从构成大中药健康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出发,一方面对我省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数字化领域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从战略高度勾勒了十二五期间我们中医药研发团队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