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迁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分析S1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南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9431)新旧站址2000 年1-12 月同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 速、降水量、日照等观测资料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新址本站气压、气温均低于旧址;相对湿度、风速 均高于旧址;降水量、日照差异大,变化无规律。该文从拔海高度、下垫面性质、测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 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测站拔海高度不同是造成本站气压差异的主要原因;地理 环境、下垫面性质、城区的热岛效应是造成气温、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观测环境周围的建筑物及海拔高 度则是造成风向、风速差异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及下垫面的差异、云层的移动及变化是降水量、日照差 异大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河南省气象技术装备监控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WEB 和数据库技术方法,建设一套软件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全省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乡镇雨量站、雷电监测站等
会议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产品,并进行了风场反演,对2011 年5 月 26 日邢台西部山区的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和风暴结构进行了分析。低层850hPa 在山
会议
  对2005-2011 年发生在桂林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进行总结归纳,。(1)反射率上呈现出零度层亮度带,表明对于处于南方的桂林来说,冷空气势力很强;(2)径向速度图上
会议
  全国气象部门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站点分布较为广泛的土壤水分观测网络,能够提供初步的自动化土壤水分观测服务。其中截止2010 年底,由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
会议
  通过对2010 年6 月15 、16 日2 天的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对比分析表明15 日暴雨动力机制为经典的切变线、锋面形势,动力机制主要为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自北向南影响,降水量梯
会议
  自动站观测地面最高温度常有出现高于人工观测数据,这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笔者选取贵州省余庆县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 年3 月至4 月地面最高温度对比观测数据进行统计
会议
  针对现阶段L 波段探测数据数据量大,出错环节大多出现在人工观测操作、设备故障后的人工处理方面,利用L 波段系统自身的软件功能,在仪器施放前校对检定数据和各种要素值,检查
会议
应用Ames试验检测系统观察了三硝基甲苯(TNT)及其还原代谢产物4-羟氨基-2,6-二硝基甲苯(4-HA),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2-氨基-4,6-二硝基甲苯(2-A)和2,4-二氨基-6-硝基甲苯(2,4-DA)的诱变活性
  通过对北海市三个地面气象站(马栏、合浦、涠洲)2010 年四季(1 、4 、7 、10 月)的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关性及差值的分布特点,为日后的草温数据的质量
  自聚焦算法利用回波数据的冗余性只选取部分距离线估计其多普勒调频率值,而后需要沿距离向拟合得到整个测绘带内的多普勒调频率用于距离徙动校正和方位压缩,传统自聚焦算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