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原发灶的鼻咽癌20例

来源 :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会暨江西省第十三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微小原发灶的鼻咽癌的认识,加强临床医生对早期鼻咽癌的重视程度。方法 应用电子鼻咽镜对临床疑为早期鼻咽癌的20例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并在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20例中体检EB病毒抗体(VCA-IgA)阳性要求进一步检查5例(尚无任何症状),回吸涕血3例,鼻塞3例,耳闷、耳痛2例,颈部肿物7例,均无张口受限。间接鼻咽镜检查所见:鼻咽黏膜粗糙肥厚或轻微隆起2例,局限性充血肿胀、色泽改变3例,未见明显肿物15例。鼻咽部CT检查示:鼻咽部圆枕轻微隆起、咽隐窝稍变浅5例;未见明显异常15例。活检病理检查均提示非角化型分化性癌。结论 在高发地区、有家族史人群、出现早期可疑症状,临床医生应有足够的重视,并应该及早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行鼻咽部的活检时,准确钳取病变组织是提高活检阳性率、降低假阴性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诊断及鼻内镜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5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53例临床表现中28例有头痛,13例出现眼部症状.53例均经CT扫描发现蝶鞍区病变并提示了病变范围.8例局限性病变经蝶窦前壁自然口入路完成手术,2例鼻咽纤维瘤侵袭蝶窦经鼻中隔中线入路,其余经上鼻道或蝶筛入路暴露病变.结论 蝶窦鞍区病变以头痛、眼部症状为常见症状,C
目的 探讨56例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按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治疗后慢性咳嗽的转归.方法 对儿科诊断为慢性咳嗽且治疗效果不佳后转诊耳鼻喉科的56例患儿进行检查后确诊为CRS并进行治疗.结果 56例患儿经CT扫描和(或)鼻内镜检查后确诊为CRS,第一主诉均为咳嗽,其中伴有鼻塞、流涕的35 (63%)例,伴有打鼾及张口呼吸的15 (26%)例,伴有鼻涕倒流
目的 探讨鼻窦炎鼻中隔联合手术对鼻中隔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45例鼻中隔偏曲并有鼻窦炎的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窦炎鼻中隔联合术,观察术后鼻中隔的临床指标,与单纯鼻中隔术后对比。结果 鼻窦炎鼻中隔联合术组术后早期反应重,3个月后对手术满意高于单纯鼻中隔手术,鼻中隔未出现感染。结论 鼻窦炎鼻中隔联合术对鼻中隔术预后没有不良影响。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在成人慢性鼻咽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确诊的成人慢性鼻咽炎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公司生产),每次lmg(2ml),每日2次,每次吸入时间每侧鼻腔各约2.5min(0.5mg),共约5min,疗程5d.对照组41例经鼻吸入给予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ml(5mg)每次吸入时间每侧鼻腔各约2.5m
会议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8例鼻内镜下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结果 本组158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失明、复视、脑脊液鼻漏、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会议
目的 回顾总结喉支架手术实践以利临床开展。方法 20年来对30例"变声障碍"患者和20例声带麻痹病人因人而异实施喉支架手术。结果 经随访半年以上,30例"变声障碍"者术后音调改善28例(占93%);15例单声带麻痹病人14例发音改善(占93%),5例双声带麻痹者术后4例呼吸困难改善并可拔除气管套管(占80%)。结论 喉支架手术既可以治疗"音调异常",也可以用来改善呼吸困难,手术比较简单、基层医院可
会议
目的 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研究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复习最新文献资料,回顾分析3例典型病例。结果 三例均有不同程度声嘶,均无明显胃部及食管症状;两例既往分别有十二指肠溃疡史和浅表性胃炎史;三例均为单侧发病,均为试验性抗反流治疗而确诊;病例l行2次手术治疗均复发;三例均行抗反流治疗3~10个月治愈,随访10~12个月,无复发。结论 胃酸反流是声带突肉芽肿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