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早白垩世花岗岩的岩浆混合成因——锆石Hf同位素证据

来源 :全国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道岭花岗岩及包体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数据不能用简单的基性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不混溶残留体模式来解释,而来源于地幔和地壳的两种岩浆混合作用则更符合古道岭花岗岩及其细粒镁铁包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研究表明华北陆块东部强烈的早白垩世Ⅰ型花岗石不是由地壳内部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的,而是岩石圈减薄、地壳伸展作用过程中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其他文献
本文从岩体中的副矿物组合、主副矿物的特征以及晶出对岩体稀土元素配分形式的影响等方面,对江西五里亭印支期花岗岩中的副矿物组合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以此讨论了该地区花岗岩的真正的成因类型.
本文对大兴安岭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时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形成于130Ma左右,并且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此研究为合理解释我国东部大范围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本文对新疆库尔提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尔提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具有剪切型斜长花岗岩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它是由辉长岩经低角度剪切变形形成的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的.
国外学者常常用mixing、mingling、hybrid三个英文单词来表述不同的或相似的混合作用过程,我国学者目前一般只用"岩浆混合作用"(magma mixing)一个名词,偶尔也用"浆混"这一缩略语.这些术语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地质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合适的岩浆混合作用的分类命名迫在眉睫,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塔里木西南古元古代早期片麻状花岗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塔里木地块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制约进行了研究,推测出它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大陆裂解的背景.
在桐庐杂岩体的火山岩和次山岩中,共存有两种不同的碱性长石(无色透明的和微红色的)和斜长石(无环带的和有环带的),笔者在以前工作(陈小明等,1999:2001)基础上,对碱性长石结构态与岩石冷却速率的关系、碱性长石Pb同位素特征以及斜长石的成分环带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黄沙坪华岗质岩体的年龄测定有助于加深对华南早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深部作用过程及动力学背景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的约束本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发生时代.本文针对193nm的ArF准分子激光与Elan6100DRC ICP-MS联接,采用国际标准锆石91500外部校正法对湘东南坪宝地区黄沙坪华岗质岩体进行锆石U-Pb定年,也为约束本区华岗质岩石形成的源区特征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分析了西天山北部晚古生代五条大山岩带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微量元素的丰度特征,指出钠质系列火山岩相对于钾质系列,稀土总量均较低,这是两个系列最明显的差别.
本文对高黎贡构造带花岗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文章介绍了高黎贡花岩的地质特征和成分特征,并研究了其化学成分.此研究对确定该地区板块运动及岩浆作用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蚌埠地区花岗岩中锆石同位素分析,测定了该地区的地质年代.同时得知,华北地块东南边缘深部地壳中存有华南地块的基底物质,并进行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