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一站式冠脉cta和全期相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低剂量一站式冠脉CTA和全期相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1 一般资料 总结2016年4月至6月,我院15例心内科行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常规CTA复查病患.检查前无需口服倍他乐克等控制心率的药物,无需进行呼吸训练.2检查方法 GE Revolution CT,Ulrich高压注射器.检查时患者仰卧位,使用370型对比剂,流速5-6ml/s,总药量66-76ml.采用时间密度曲线法测得升主动脉近冠脉开口处对比剂到达峰值所需时间(使用16ml对比剂),采用前门控预估法测得冠脉扫描期相,设置正式扫描范围和序列参数,正式扫描使用之前相同速率注入50-60ml对比剂,后注入相同流速生理盐水20ml.对比剂注入8秒后采集前6期相数据,至冠脉峰值时间时扫描冠脉,再采集后8期数据.总扫描时间控制在45s完成,共采集15组心脏数据.扫描时保持相同的准直宽度256*0.625,扫描床不动,球管转速0.28s,KV视患者BMI指数而定(70/80/100/120),使用智能MAS,噪声指数25.3数据 15例复查病例,总对比剂使用量为66-76ml,扫描总辐射剂量为880-1300DLP,对每位患者的CTA图像进行图像剂量指数,光学指数进行记录,由多位高年资医师读片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15例检查全部符合影像学诊断要求,其中冠脉支架通常12例,支架内不同程度再狭窄3例.心肌不同程度坏死12例,阴性3例.结论 因为此台CT设备具有高转速,大尺寸及高灵敏度探测器,大容量且多级KV球管,故可以根据病人的BMI进行个性化扫描,在保证临床诊断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对比剂量,更小的投照剂量,无需控制心率,一次性完成冠脉和心肌的检查,减少患者肝肾的负担,减少了患者的所受辐射剂量,减少了病患多次检查的痛苦,故认为低剂量一站式冠脉CTA和全期相心肌灌注成像是具有临床可行性和诊断价值的.
其他文献
目的:踝周截骨是内翻性踝关节炎保留关节畸形矫正术的有效方法,截骨矫正的同时是否需要行外侧韧带重建存在争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内翻性踝关节炎行踝周截骨矫正患者共8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使用石膏与小夹板联合治疗小儿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7例小儿四肢骨折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手法复位后外固定制动治疗,A组患者给予石膏托固定制动,B组患者给予小夹板固定制动,C组患者给予石膏托联合小夹板固定制动。定期观察3组患者的后期疗效。结果:诊断标准依据后期临床表现:优秀:患者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并已经完成骨
目的: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在显微镜下行神经吻接术,吻接处给予人新鲜羊膜包裹,评价新鲜羊膜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的效果。方法:选用成年、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不限,体重220克~250克。取一侧腿制备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随机分A组(修复神经后用人新鲜羊膜包裹吻合口),B组(修复神经后用生物膜包裹吻合口),C组(修复神经后不做任何处理)三组,每组20只。术后2、4、8和12周各行大体观察
Background: Despite the numerous advances of artificial nerve conduits,autologous nerve grafts remain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for nerve repair.With a focus to improve this technique,we assessed nanoc
目的 观察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结果,并评定其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患者,采用关节镜直视下评估关节内半月板、韧带等受损情况及骨折移位关节面受损程度,冲洗关节内积血、碎屑,关节镜直视下闭合复位骨折,满意后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后不负重情况下行膝关节被动屈伸功能锻炼.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采用
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作者30余年手术治疗足踝畸形19221例,总结病因、畸形类型、矫形手术理念、获得的奇特疗效以及为骨科医生带来的启示.方法:1984-2014年,30余年间,秦泗河矫形外科共手术治疗足踝畸形19221例,男11508例(59.9%),女 7713例(40.1%).年龄最小1岁,最大77岁,其中16岁-25岁7599例,占39.53%.畸形类别严重、复杂.足踝矫形手术原则:矫正畸形
目的:评价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不同入路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17例,体部和肩胛骨颈下骨折采用局部加强麻醉,其余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侧卧位,根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a)对于喙突和盂缘前部骨折,采用前方入路,如胸大肌,三角肌进路。对于盂后上方骨折、盂窝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冈骨折和肩胛体上、外方骨折及部分肩峰骨折,采用后方入路,从肩峰至
[目的]总结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AO C3型(关节面粉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技巧.[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获得随访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68例,总结其临床技巧,包括:1.术前牵引:麻醉生效后先行手法牵引复位,C型臂透视骨折位置后再进行消毒,为手术创造便利条件;2.手术切口:常规采用Henry切口,背侧粉碎者可加用腕关节背侧辅助小切口;3.关节面复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 2011年6 月~2015年1月,对92 例重症膝关节疾病(106 膝)使用后稳定型TKA.其中9例(10 膝)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3 膝)为创伤性关节炎,80 例(93膝)为晚期严重骨性关节炎,5 例(5 膝)合并外翻畸形,50例(60 膝)合并内翻畸形.所有患者进行10个月~5年(平均30个月)的随访,并应用HSS 膝关
目的:探讨飞利浦256层螺旋CT在头颈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不同部位注射造影剂可降低造影剂用量的可行性.方法:100例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分为2组,采用不同的部位注射造影剂,并给予不同剂量的造影剂.A组:经肘静脉注射50 ml造影剂;B组:经足背静脉注射100 mL造影剂.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评价2组头颈动脉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造影剂的浓度.结果:在2组病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