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引发体系合成聚羧酸减水剂

来源 :第七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交流会暨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将焦亚硫酸钠(SPs)同时用作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还原剂与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链转移剂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分别探讨了SPS掺量、过硫酸铵(APS)掺量、反应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在反应温度45℃,大单体质量0.44%的APS,大单体质量0.75%的SPS的条件下合成出的聚羧酸减水剂性能最优.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一种和易性改进剂,它是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单体、丙烯酸为共聚单体、双氧水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种能够与减水剂复配的粘度调节剂.本文将探讨引发剂用量及聚合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合成出的和易性改进剂能够使混凝土保持较好的和易性及一定的保水性能,且不对混凝土流动性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本文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AEO-3)为原料,浓硫酸为磺化剂,在60℃反应2h,再加入硅树脂聚醚乳液稳泡剂(FM-550),合成一种新颖的聚醚类混凝土引气剂Point-Y,并将此引气剂与国外进口同类引气剂Y27进行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发现,掺Point-Y的混凝土和易性较掺引气剂Y27的好,28d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两种引气剂的混凝土减水率相当.文中同时对该合成引气剂进行了混凝土性能测试和FT-
通过对4种不同的缓凝剂的基本性质、主要成分、水化热,以及在混凝土中的工作性能、缓凝时间及强度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4缓凝剂的缓凝效果最好,能够有效延缓水泥的早期水化,大大增强混凝土的缓凝效果,并使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小的坍落度/扩展度损失.
由马来酸酐与对羟基苯甲酸酯化后得到具有双层分散结构的不饱和单体(P1),再与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及4-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基醚共聚得到一种G25-S3混凝土保坍剂(PTX).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聚羧酸保坍剂相比,PTX的初始减水分散效果更好,保坍效果也更好,更适用于G25-S3混凝土的保坍.
本文通过无机碱、有机碱及自制碱性样品等不同物质,对酸性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中和试验,并以净浆流动度及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抗压强度比作为检测指标.同时,与中和前样品和市面上的其他产品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和后的样品各项性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性能下降,影响最小的是自制碱性样品,与中和前样品相比,各项性能降低不超过5%,30m in净浆流动度超过普通产品15%以上.
火电厂脱硝能够大幅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脱硝后的粉煤灰应用于混凝土生产时,需要研究与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本文研究了脱硝粉煤灰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硝粉煤灰能够部分降低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掺脱硝粉煤灰的水泥净浆达到相同流动度时,外加剂掺量高于常规粉煤灰;固定外加剂掺量,脱硝粉煤灰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初始工作性能,但1h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略大于常规粉煤灰;脱硝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
本文针对管片的蜂窝麻面问题,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0mm,混凝土含气量可控制在1.7%左右,浇筑振捣时间宜控制在9min,脱模剂宜选水性脱模剂,聚羧酸母液建议选用降粘型聚羧酸,以达到蜂窝麻面最少的效果.
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了生物多糖乳液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敏感性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中复配适量生物多糖乳液,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显著降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量敏感性和用水量敏感性,有效避免混凝土泌水离析,提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
C-S-H/PCE nano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precipitating method using water-soluble comb-type polymer as dispersant,and Na2SiO3 · 9H2O and Ca(NO3)2 · 4H2O as raw material.The effects of the prepar
本文分别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ABVN)或偶氮二氰基戊酸(ACVA)为引发剂进行本体聚合制备固体聚羧酸系减水剂,以研究不同结构偶氮引发剂对聚合物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并测试了相应聚合产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及其在水泥净浆中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以ABVN为引发剂,产物的转化率更高,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丙烯酸的自聚现象.研磨后得到的粉体产品水溶性较好,存储稳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