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G-2008方案对儿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MPAL)是一类较为少见的预后不良的急性白血病,该类患者体内的幼稚细胞表面表达两系以上的抗原(髓系、T淋系、B淋系).为了评估CCLG-2008方案对于儿童MPAL患者的疗效,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之间所有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的资料,对比同一危险程度使用相同方案治疗对ALL与MPAL患者的疗效.方法:所有初诊的ALL患儿均使用CCLG-2008化疗方案.MPAL患儿的诊断是依据2008WHO诊断标准.分析了这些病例的诊断、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改变、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在研究中,共有初诊ALL 299例,MPAL10例.这10例MPAL里,B淋系伴髓系表达的为3例,T淋系伴髓系表达的为2例,B淋系伴T淋系表达的有4例,另外1例为三系表达.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t(9;22)/Ph+有2例,MLL基因重排的有1例,具有其他异常的为5例,正常核型的只有2例.融合基因的检测表明BCR/ABL伴HOX11基因阳性的为2例,MLL基因阳性的为1例.在这10例MPAL患儿中,根据CCLG-2008危险评估标准,中危组2例,高危组8例.只有1名中危病人的生存期超过4.5年,其余9名病人主要死于原发耐药以及复发.在ALL中危和高危病人中分别只有11.76%和15.23%的复发率,这远低于MPAL的60%复发率.结论:研究表明MPAL在儿童中是一种预后非常不好的急性白血病,对CCLG-2008方案反应较差,需要根据患儿的化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个体化和靶向化治疗有望改善MPAL患儿预后.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探讨miR-155、miR-21、miR-31表达对急性期川崎病(KD)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将急性期KD患儿27例,正常同龄对照儿童14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CD4+CD25+T细胞磷酸化STAT5(pSTAT5)和STAT3(pSTAT3)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Fl);流式微球阵列术(CBA)检测血浆IL-6的浓度;荧光定量P
本文为了探讨急性期川崎病(KD)单核/巨噬细胞(MC) FcγR活化型/抑制型(A/I)表达失衡与KD炎症细胞因子过表达的关系,进一步阐明KD免疫发病机制.将急性期KD患儿25例,其中冠脉损伤组(KD-CAL+)12例,无冠脉损伤组(KD-CAL)13例,同年龄健康儿童1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C FcγRI和FcγRⅢ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MC F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同时观察该联合用药对HSP患儿肾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对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19例:(卧床休息、祛除病因,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应用抗组胺药和钙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禁食蛋白质食物.)中药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组23例: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风热伤络,血热妄行,湿热痹阻,阴虚火旺,气不摄血),孟鲁司特口服2~6
目的:斑点噪声是超声图像中的固有现象,心脏超声图像信号含有大量的斑点噪声的存在降低了心脏图像的显示效果,降噪方法性能的优劣影响心内空间结构的可视化.本研究将曲线波变换法应用到心脏超声图像的斑点噪声抑制中,并将其显示结果与小波变换法、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法进行比较评价.方法:选取接受三维心脏超声检查采样成功儿童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1岁,平均年龄6.38±4.62岁.分
目的:评估AML-CHOF-2005化疗方案治疗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寻找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经AML-CHOF-2005方案化疗初治的非M3型AML患儿的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无事件生存率(EFS)及Log-rank检验分析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8例病人中男34例,女24例,男女比例1.4:1,中位年龄3.1岁(3个月~16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征与预后关系.方法:对于我院病理确诊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avin-Osband分级Ⅰ级2例,分组为B组1例,诱导治疗6周、总疗程结束均达治愈;C组1例,诱导治疗6周好转,总疗程结束好转.Lavin-Osband分级Ⅱ级6例,其中A组2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复习2002年以来文献报道的49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50例患儿,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100%),肝肿大(76%),脾肿大(80%),皮疹(40%),淋巴结肿大(98%),关节痛(20%),腹痛(36%),肾损害(52%),神经系统异常(20%),心律失常(占4%)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诊治的HLH患儿的起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结果:共36例患儿,其中男孩24例,女孩12例,男女之比2∶1,诊断时中位月龄32.5月(7-151月).起病时所有患儿都有发热,脾脏肿大34例(94.4%),肝脏肿大33例(91.6%),有抽搐表
目的: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Mitoferrin-1/-2和ABCB10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以探讨MDS患者线粒体铁超载的原因,阐明线粒体铁代谢异常在MDS发病中的作用,为祛铁治疗MD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实验组(23例成人MDS患者和8例MDS患儿)和近似健康对照组(12例成人ITP和8例儿童IT
目的:探讨严重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演变、转归及产前干预情况,提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严重胎儿心律失常(胎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病例,监测胎儿心律失常演变,随访至观察终点(终点1-心律失常消失时点,终点2-终止妊娠时点,终点3-出生后1月),对有产前治疗意愿的患胎家庭实施经胎盘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