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术后失效原因分析

来源 :第三届全国脊柱及骨关节结核病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经验交流尽量减少对引起腰腿痛病人的漏诊。 方法:自2001-2007年间收治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效果不佳14例,经重生影像检查确诊为L5峡部不连5例,退变性腰椎失稳4例,腰5椎体转移肿瘤2例,胸腰椎椎管内占位2例,髋关节病变l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病人经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经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腰5椎体转移肿瘤的2例病人,分别手术后8个月和11个月死亡外,其他病人腰腿痛症状得到解除,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均能参加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结论:腰椎问盘突出症虽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在施行手术前还是要了解详细的病史和细仔的体查,当症状、体征与影像资料不一致时,有必要进一步做相应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千万不要单凭第一次腰椎间盘CT、盲目手术,以免造成治疗效果不佳.
其他文献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坏疽,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护理中的一大难题。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对糖尿病足病人采取系统化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治疗措施。饮食治疗宗旨是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脂类代谢,通过合理营养,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对于老年、肥胖、病情较轻者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食品交换法是目前最合理的饮食疗法。
目的:制备异烟肼PLGA缓释微球并考察其制剂学性质。方法:使用复乳法制备异烟肼PLGA缓释微球,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形态;Malvern激光粒度仪测试粒径分布;HPLC法测定载药量、包封率及其在PBS中的释药特征。结果:所制备的异烟肼PLGA缓释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微球平均粒径5.522μm,平均径距2.038μm;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8.14±0.51%及78.68±5.59%
目的:探讨噬茵体生物扩增(PhaB)法快速检测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的56例脊柱结核患者,以无菌原则收集术中病灶中的脓液,应用直接涂片法,BACTEC MGIT-960法及PhaB法分别检测56份脓液标本以及10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1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及5株非分枝杆菌。结果:PhaB法检测10株结
目的:总结胸腰椎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手术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拄结核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44岁。病程平均10.5个月。26例中胸椎5例,腰椎9例,胸腰段12例。跳跃性2例。11例合并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4例。累及的椎体数:3个椎体17例,4个椎体6例,5个椎体2例,7个椎体1例。侧前方入路病
目的:建立脊柱结核MRI分型系统(SMU分型),探讨其在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脊柱结核MRI资料,从椎间盘退变、椎体信号异常、脓肿形成、椎体塌陷、后凸畸形、矢状面指数、稳定性、脊髓/神经根受压及椎管占位等影像学特征进行分型。结果:230例脊柱结核可以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信号改变型(Ⅰ型)、脓肿形成型(Ⅱ型)、椎体破坏型(Ⅲ型)、椎管占位型(Ⅳ型)、后凸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脊柱结核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控制下早期行结核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手术疗效。但是某些特殊部位脊柱结核如上胸椎及腰骶部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限制了一期前路结核病病灶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的临床应用,而对于病灶范围超过2椎体3间隙的脊柱结核,单纯应用前路内固定系统容易造成术后固定失败,为此我们设计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加前路结核病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分节段植骨内固定治疗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2 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8-63岁,平均42.5岁;病灶累及2个椎体6例,累及3个椎体8例,累及4个椎体6例,累及4个椎体以上3例;同一患者2个部位结核19例,3个部位结核4例;胸椎跳跃性结核11例,胸腰段跳跃性结核5例,腰椎跳跃性结核7例;间隔一个
目的:探讨强化抗结核并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及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椎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先行强化的五联抗结核治疗2-3周,再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再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7-23月,术后12-18月植骨区均显示骨性融合。14例术前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的恢复,后凸畸形未见加重,无结核复发及切口感染.结论:术前、术
目的:探讨I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胸椎结核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I期经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该组病例平均随访13.2月,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Cobbs角12°-26°,平均16.3;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结论:I期经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能够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