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涂层性能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来源 :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建立了舰艇用涂层体系耐腐蚀性能综合评分体系,为综合评价舰艇用涂层防腐蚀性能奠定了理论依据。运用此评分体系,对9 种国内外性能优异的防锈涂料进行了物理性能、机械性能、防腐浸泡性能以及盐雾试验、湿热试验、耐阴极剥离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等防腐性能实验室综合对比试验,该对比试验的目的是考察现用的“环氧防锈漆”与国内外性能优异的舰艇用涂层对比,是否达到或超过其长效船底漆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Si 改性的FeCr 合金在KCl-ZnCl2 盐膜下在500℃空气中的腐蚀行为。实验发现,与无盐膜时氧化相比,在KCl-ZnCl2 盐膜下合金发生了加速腐蚀,尽管表面的氧化铬膜被氯化盐所溶解,但合金中Si 元素却有利于减缓其在盐膜下的腐蚀趋势,腐蚀随Si 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形成氧化铬膜的合金在氯化盐中发生退化的腐蚀机制主要是由于氧化铬发生溶解反应生成铬酸钾,形成的腐蚀产物疏松多孔并产生
为了提高Nb-TiAl 在900 ℃以上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本文通过微波加热方式,结合粉末包埋渗工艺在高铌钛铝合金基体上成功制备出了均匀致密的硅化物涂层。采用2.6KW 微波加热功率渗制 2h ,快速获得了30 μ m 厚的硅化物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 射线衍射等研究了氧化前后涂层的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涂层有15 μ m 厚的外层,物相为TiSi2 和NbSi2 ;内层
采用装甲兵工程学院自主研制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HEPJ )制备了NiCr-Cr3C2 涂层;检测了涂层的组织形貌和性能;研究了涂层在不同温度下(25 ℃、300 ℃、500 ℃和750 ℃)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采用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NiCr-Cr3C2 涂层组织致密、成分均匀。在300 ℃时涂层的摩擦系数最低,磨损量最小。涂层摩擦系数主要与涂层摩擦表面转移膜的形成状况有关
采用纳米压入方法和失重法,研究了空化作用下在3.5% NaCl 溶液中双相不锈钢腐蚀表层力学性质变化与空泡腐蚀失重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地研究了表层力学性质劣化状态下电极电化学极化过程变化及其电化学阻抗谱特征。结果表明,在空泡腐蚀过程中,双相不锈钢表层力学性质将发生劣化,并且存在着使双相不锈钢发生严重腐蚀失效的表面力学性质的劣化阈值。一旦腐蚀表层力学性质劣化低于劣化阈值,不但空泡腐蚀失重急剧增大,
本文采用以氯化铈为主盐、高锰酸钾为成膜氧化剂的处理溶液,对压铸铝合金表面进行稀土化学转化膜处理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来优化稀土转化膜处理溶液,并研究了不同封闭处理对膜层耐蚀性能影响。借助SEM 、EDS 、XPS 等方法对表面转化膜层的微观形貌、膜层厚度及成分进行分析,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阻抗分析和中性盐雾试验来测定转化膜的抗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压铸铝合金零件经化学氧化后再经沸水封闭,得到均匀的黄
采用CO2 激光对GH3044 高温合金进行表面熔凝处理,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P 和扫描速度v 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激光熔凝层主要由大量指向熔凝层表层中心部位的细长柱状枝晶组成;经过900 ℃时效100h ,各工艺条件下的熔凝层均有大量沉淀相析出,而且P/v 值越大,析出的沉淀相越细小、弥散;所有熔凝组织经1160 ℃,1h 固溶处理后,晶粒均出现粗化现象,沉淀相也减少。经900 ℃时效1
通过采用周浸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Q450NQR1 高强耐侯钢和Q345 钢的耐腐蚀性能,并测试了不同周浸腐蚀时间后试样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研究发现Q450NQR1 相对Q345 钢有更好的耐腐蚀性,且其表面的锈蚀产物膜在周浸腐蚀试验48 小时后基本达到稳定。微观腐蚀形貌及EDS 分析认为这是由于Q450NQR1 钢中的添加的Cu 和Cr 元素参与了腐蚀成膜,并促使腐蚀产物膜整齐致密。 XRD
通过实验室模拟消声器内壁的腐蚀环境,采用循环腐蚀实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碳黑对409M 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熏碳试样的腐蚀较为均匀、其阻抗值较无碳试样小;碳黑层对局部腐蚀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采用X 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研究了含Cr 钢和含Ni 钢海水飞溅区锈层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讨论了Cr 、Ni 对钢锈层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2%Cr 对钢锈层的相组成及其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提高了钢锈层的致密度,使钢的耐蚀性略有提高。添加2~3%Ni 使钢锈层中-FeOOH 的含量明显增加、非晶化程度提高,钢锈层的致密度提高,从而使钢的耐蚀性显著提高。
利用多年累积的材料暴露腐蚀试验数据对桥梁结构钢(Q235 )的腐蚀深度分别建立了幂函数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并对两者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但仅能预测Q235 钢在t=2 n 年的腐蚀深度;幂函数预测模型可预测不同钢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深度,应用范围更广,但精度较低;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综合考虑两个模型的腐蚀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