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6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以下简称为《基础》课)教学面临的问题,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提出适应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基础教育需求的改革措施,并将改革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PowerPoint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发展性的评价方法的实践,使学生在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着重介绍几种新型的评价方
在目前的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中,都开设了各种语言的程序设计课程.在相关的计算机类考试中,也将程序设计纳入了考试范围,因此程序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程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以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计划免疫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评价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情况 ,进一步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采用密切值法对历城区1995~ 1999年的计划免疫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大学教学里的公共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新时期,必须对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跟随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式,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提升到新的高度,培养在校学生计算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是适应信息化大形式下的计算机技术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作者把课本知识与最新技术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方向.在上机环节中,作者进行了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看,其内容较简单,教学目的也只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但由于该课程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学生入学时对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