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临床识别、随访、及其转化的风险因素

来源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一般发生于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而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能被识别,也未能得到适当的治疗,但在这一时期内,当事人已有相应的功能下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识别精神病性症状的早期征象,寄希望于降低精神病性障碍的发生率或缩短精神病未治疗期(DUP),以使其风险最小化。精神病高危综合征(CHR)包括三种,即弱化阳性症状综合征(APSS)、短暂间歇性精神病综合征(BIPS)、遗传风险和功能减退综合征(GRDS)。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常见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6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于同期186例正常人群的脑部CT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86例患者观察组,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0例,年龄20-50岁,平均(36.17±10.21)岁,病程1月至35年,平均(257.23±35.21)d.分型:单纯型5例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存在基础认知和社会认知损害,尤其是社会认知损害是目前研究热点.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社会认知的核心成分,其损害可直接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与表达异常.而通过眼神(眼区)识别情绪是TOM中最核心的组份之一,有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区情绪识别存在异常,但其神经机制不清.本研究采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大量的证据表明BD和SZ岛叶存在异常.激活似然估计荟萃分析表明腹侧AIC(vAIC)的作用与调节情绪有关,而背侧AIC(dMC)与认知控制有关.本研究中,使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分析BD、SZ和HC三组vAIC和dAIC的rsFC.我们假设vAIC和dAIC存在不同的ANCOVA分析结构,如ACC、PFC,BD会显示独特的连接模式在ACC和vAIC,SZ显示主要的异常连接出现在认知相关的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位居全球疾病负担前列,既往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表现出额叶、顶叶和颞叶等广泛区域的皮层厚度以及多个皮层下结构体积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的神经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通过白质连接及多种神经递质互相影响结构和功能,然而目前对其相关关系所知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脑结构影像技术,探讨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皮层厚度和皮层下结构异常改变的规律
目的:儿童期创伤(Chil dhood trauma)许多精神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显著相关.尽管如此,其中的生物学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近来有研究显示儿童创伤可能与个体成年后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功能异常有关.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检测伴儿童期创伤健康成人的默认网络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量表(Childhood trauma quest
目的:突显网络主要由前扣带回和岛叶构成,有整合感知觉,产生刺激不相关的思维以及内在形成目标和计划的作用.前期研究发现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岛叶的灰质皮层厚度、白质微细结构和静息态功能异常.而OCD是否存在突显网络功能连接异常尚不明确.谷氨酸是人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己被发现与健康人群的前扣带回静息态功能直接相关以及在OCD患者的前扣带回浓度下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起病于儿童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近年来患病率逐年上升已达1%,且预后不佳,多数患者终身患病,影响巨大。但目前ASD的诊断主要是依据行为学标准,寻找有效的生物学标记(biomarker)是孤独症临床研究的热点。
会议
目的: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往往会影响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远期预后,且受遗传因素影响较为显著,本研究拟采用药物遗传学技术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遗传学基础。方法:课题组前期采用Illumina全基因组610K SNP芯片,对接受6种常见抗精神病药8周单药治疗的5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检测与分析;对其中234例首次发病、既往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利培酮及喹硫平治疗8周后进行重新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易感基因在神经发育中的功能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神经发育缺陷假说认为某些易感基因的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患者神经系统早期发育,进而引发精神分裂症。探索这些易感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SCH的病因。本课题在既往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新发现的汉族人群SCH易感基因类NFKB激活蛋白(NKAPL)对神经发育早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损伤是早期的核心症状.AD亟需寻找早期诊断标记物,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标记物是研究方向之一.T2弛豫时间(T2 relaxation time,T2-RT)能反映组织微结构的完整性;锰增强磁共振(manganese-enhanced magnet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