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学处置突发毒性事件的应急要点与预防措施

来源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e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基层突发毒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指乡镇、社区和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以及这些地区群体的个人防护.文章首先详细阐述了食品中毒、农药中毒、毒鼠强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炭疽、邮寄病原体、生物毒素等事件应急要点。其次,重点分析了土壤污染事件、空气污染事件、水域污染事件、重金属中毒事件、金属与非金属矿中毒和窒息事故、煤矿瓦斯事故、其它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定义与预防措施。以上要点和措施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更具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基层科学处置突发毒性事件的实际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对我国的基层应急预案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应急预案的特点和体系结构,明确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提出了基层应急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途径。要明确基层预案建设责任主体,建立“伙伴关系”,完善多方参与的专业化预案建设队伍,采用多种方式,加强预案的宣传与培训,不定期突击进行基层预案的应急演练。总之,必须明确基层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基层也是作为防灾抗灾的责任主体,是保障管理流程中信
文章主要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和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地参与救灾和应急管理首先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和要求,是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事业本身的要求,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当今国内外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状况多变,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明确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众的各自责任和义务,特别要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积极、
志愿者动机在志愿行为的激发、维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关于志愿者动机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究方法单一;二是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强;三是对研究背景不够重视;四是忽略了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本文从全新的视角综述了国外相关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的四阶段理论,以期为我国志愿者动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蓬勃发展,但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并不完善,有待对其机制进行探索,保证志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现状,从专业素质低、制度不完善以及与政府存在的冲突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针对组织建设和制度完善方面的建议.
在城镇化发展模式中,个人不仅远离了自然环境,同时也生疏了自然灾害中的生存技能,形成了社会应急救灾能力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分析国外的先进做法及经验,参考近几年我国应急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从人生观发展观,培养个人身体素质心智能力,应急工具及应急服务等几方面强化应急救灾能力的建议看法.
文章阐述了"民情流水线"工程和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的基本做法,强调了该系统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广和深化“民情流水线”工程和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的思想启示。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极端天气的频繁性,阐述了灾害处置的进步性。提出要对灾害防御机制进行完善。变化的背后,反映出我国灾害防御机制逐渐完善,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有力贯彻.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部门联动,鼓励社会参与,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
美国"9.11"事件之后,预防和应急处置毒性灾害成为国际反恐斗争和国内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20世纪和21世纪第一个世界毒性灾害的历史演变;界定了毒性灾害的主要特征;简要分析了各国在应急处置事故、恐怖事件,以及环境污染、药物、瓦斯等引发毒性灾害的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作者指出,21世纪将是毒性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因此,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提出一些历史思考和减少毒性灾害的发生,
近年来,汉台区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逐步建立完善全区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全面加强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环境.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折射出部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存在的难点,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分析了陕西省第四批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南郑县新营村良好成果,继而提出了农村应急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预案覆盖范围需进一步扩大、安全隐患排查还需进一步坚持、应急力量还需进一步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等问题。最后建议以省上提出的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在"四进""五有"上下功夫,着力以属地管理为重点、实现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网格化,以科普宣教为载体、实现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