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眼底分层图像的理解、检查与描述

来源 :2016年浙江省眼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Sha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分析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不同单光谱图像以及组合图像的特征及差异性,总结多光谱眼底分层图像的临床解读方式及描述技巧。方法:选取我院不同类型的眼底病患者共500人(1000只眼),所有患者均做MSI、FFA、SD-OCT检查,通过观察在不同单色光谱图像(550nm-850nm)以及组合光谱图像的影像学表现,结合SD-OCT、FFA,对黄斑前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激光斑、无灌注区、新生血管、息肉样病灶等特征加以比较总结。结果:550nm单色光谱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前膜、牵拉等特征;580nm单光谱图像观察到清晰的微血管瘤、新生血管、出血等特征;590nm至620hm单色光谱图像可清晰显示渗出、玻璃膜疣、PED等特征;660nm至740nm单色光谱图像可见RPE黑色素、激光斑、渗漏点、息肉样病灶等特征;760nm至850nm单色光谱图像可以显示脉络膜黑色素、CNV、脉络膜渗漏等特征;多光谱红绿组合图像所显示特征等同于传统眼底照相机;多光谱视网膜血管成像可以显示清晰的动脉、静脉、新生血管、异常灌注区域、渗漏点等特征;多光谱脉络膜血管成像可以显示脉络膜各血管层、异常灌注区域、异常血管等特征;多光谱立体成像可以清晰显示渗出、脱离、水肿等特征。结论:MSI较FFA具有无创、准确、快速成像的显著优势,对于多种常见及罕见眼底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随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研究在校学生脉络膜厚度与多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全部在校学生共191 1名,其中参与调查者1565名(81.9%).对参与调查者进行包括普域OCT(SD-OCT)在内的详细眼部检查,SD-OCT通过深部加强成像来测量脉络膜厚度.结果:1463 (93.5%)名学生的脉络膜厚度数据可用,平均年龄在11.8±3.5岁.平均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右眼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