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株临床分离红酵母的药敏试验研究及文献回顾

来源 :第8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us_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测定并分析30株临床分离红酵母的体外药敏结果 ,另外回顾分析249株文献报道红酵母的药敏资料.方法 从临床菌种保藏库纯化鉴定红酵母,使用ATB fungus3方法 测定红酵母药敏数据,并检索MEDLINE 20年来红酵母药敏相关文献.结果 本文药敏实验表明,30株临床分离的胶红酵母对5-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好,5-氟胞嘧啶MIC值均小于4mg/L,两性霉素B MIC值为0.5~2mg/L;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差,氟康唑MIC均大于128mg/L,伊曲康唑的MIC均大于4mg/L,伏立康唑MIC值为4~8mg/LL,均为耐药,结果 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红酵母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是临床经验用药的有效选择.
其他文献
本文考察朱坝羌语的静态空间范畴,重点考察了拓扑、内在参照、相对参照、绝对参照等空间范畴,认为拓扑、内在参照、相对参照的认知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空间概念的表征采用“名
本文根据调查材料描写云南省富宁县剥隘壮语声韵调系统,以李方桂先生构拟的原始台语为起点,通过对比李先生1939年的调查材料,指出剥隘壮语语音80年前后的差异,说明李先生关于
布依语否定副词mi11与范围副词能够共现在句子状语的位置上,以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的方式共同修饰中心语.共现的位序有四种表现形式.本文运用逻辑语义学原理,从量性特征角度进行
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探讨中国乌孜别克族的亲属称谓系统.通过与察哈台语和维吾尔语进行比较,分析乌孜别克语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
本文讨论桂南平话、粤语由后滑复合元音构成的韵母及其历史来源,认为后滑复合元音韵母是语言接触过程中壮语母语干扰形成的.
擦音在中国境内语言音系中极为常见,但分布不均衡.大部分语言有4至8个擦音,南岛语的擦音最少,汉语次之,藏缅语最多.从调音部位看,齿龈擦音最多,其次是唇齿擦音、软腭擦音以及
基于文献对汉语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英语元音的三个共振峰Fl、F2、F3的相对关系研究显示,元音Z归一法是元音归一化的理想方法,即:Z1=logF2/log F1、Z2=logF3/logF2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