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林碑分布看巴山地区开发进程--兼论当地民众的林业观念与实践

来源 :中国“一带一路”研究暨西南历史地理学术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巴山地区历来山多田少,林深茂密,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与山林密不可分,很早就形成了对林木的认识与实践,大量护林碑刻的发现即是体现.本文通过对通江县现存护林碑所立时间之分析,认为清后期因人口的增多及随之而来的山地作物大面积种植,致使森林被大规模破坏,从而涌现了大量的护林碑;而护林碑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也反映了该地区由南向北以及自西向东的双向开发过程.通过对这些护林碑刻所载内容的分析,认为当地民众对于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不仅早已有所认识,而且已有大力培植和保护当地风水林、经济林的实践.
其他文献
本文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景德镇老城区的地形地貌,街巷里弄的分布特征,瓷业对景德镇老城区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街巷里弄名称及其文化内涵,各种历史建筑,古瓷窑业地下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川、渝、滇、桂接壤,具有特殊的交通区位优势.早在明朝后期,贵州已成为中国最早接触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省份之一.鸦片战争以后,一些驻华外交人员、探
川黔两省在边界地区存在大量疆界错壤,加之边境地带的管辖权十分模糊,历来难治.明清时期鉴于时局的变化以及稳定地方政治的需要,朝廷对川黔两省交界地带重新勘定,明晰其边界,
明清两代东川府的行政归属在滇、川两省几次更易,凸显了国家在民族区域地方治理实践.从中央与地方在区域内的治理实践来看,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其治理过程呈现出梯
地方档案资料是从地方视角研究当代中国史的重要途径,也为当代中国史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基础.本研究主要依据县级档案资料,探讨了利用数据库和GIS手段量化研究新中国
马湖地区即金沙江下游两岸一带,位于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与云南省昭通市接壤地区.该地区在唐代中后期处于唐王朝与南诏之间,属于二者缓冲地带.为争夺该地区,唐王朝与南诏
记载古代四川景观形态直接资料稀缺,是林盘聚落研究无法深入的原因之一.本文由成都西郊汉墓画像考古材料为入口,辅以四川地区出土的同时期画像图像,结合田间劳作的技术分析对
蒋君章(1905-1986)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在地理学、历史地理、边疆史地等多个学术领域均有建树.但因为种种原因,他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学界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对蒋君章及
彭州地名丹景山镇原名”九陇“,又名”关口“,笔者从古蜀三星堆文明起源研究中发现青铜之路、玉石之路均必经此地;再联想到氐人和羌人从陇南南迁融合到蜀地的过程,在中华民族
通过对四川南充地区典型贫困村——火烽村自然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和梳理,认为该村保持着川东北地区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混合遗产丰富,地标景观突出,与聚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