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中心静脉闭塞的支架植入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v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和评价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支架植入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使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并行中心静脉支架植入的患者50例,分析左右锁骨下静脉段、头臂静脉段及上腔静脉5个部位闭塞发生率、支架植入后1、3、6、12个月时的通畅率以及支架首次通畅中位时间;比较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的疗效. 结果 右侧锁骨下静脉、右侧头臂静脉、上腔静脉部位、左侧头臂静脉、左侧锁骨下静脉闭塞的发生率分别是16%、24%、20%、34%、6%.支架植入后1、3、6、12个月时的通畅率分别是100%、94%、78%、72%、64%.随访时间内,支架的首次通畅中位时间为25个月.覆膜支架12个月时再狭窄率显著低于裸支架(0 vs 45%,p<0.05). 结论 支架植入治疗透析所致中心静脉闭塞的近期效果较好,覆膜支架显著优于裸支架.
其他文献
目的:用荟萃(Meta)分析定量评价和比较CT、MRI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检索Pubmed、OVID、EBSCO外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结合Cochrane协作网推荐内容制定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 11.0、Meta-Disc 1.4、SPSS 16
专题讲座: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病例讨论及影像诊断分析思路 1.颈部淋巴结病变病例分析:包括常见的颈部淋巴结病变如结核、转移瘤、反应性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及少见病变 2.影像诊断分析思路:定位、定性、新技术(能谱影像)3.诊断与鉴别诊断 4.小结
目的 报道儿童腹壁软组织巨细胞瘤1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8岁患儿病例.患儿,女,8岁,因发现右腹壁肿物2月余入院,查体:患儿右下腹可触及一肿物,高于皮表,局部肤色无明显改变,质硬,实性,无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波动感阴性.超声检查示:右腹壁可见一约6.1cm×3.9cm×4.0cm不均匀中低回声包块,其内可见略强回声结节及小无回声暗区,包块边界清晰,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提示右腹壁实性包块.腹部
1.喉和下咽部病变的检查方法(新方法、新技术)2.喉和下咽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分析思路 3.能谱CT功能成像及核磁功能成像对喉和下咽病变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 4.小结
Objective: To utilize plain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for diagnosing bowel and mesenteric in blunt abdominal trauma.To explore diagnostic value of bowel and mesenteric in blunt abdominal trauma by spir
目的 采用峰值跟踪法进行腹腔动脉期CT增强扫描. 材料和方法 首先给被检者进行上腹部CT平扫,在平扫的图像中选择降主动脉与腹腔动脉交界处图像,在图像中的主动脉被标记为一个圆.给被检者注射对比剂,当降主动脉与腹腔动脉交界处CT值大于100HU,立即按下按钮进行CT扫描. 结果 70例腹腔动脉期动态增强CT扫描.显示动脉期肝脏的满意程度为100%.主动脉平均CT值为288. 结论 采用峰值跟踪法进行腹
会议
Purpose: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for differentiating head and neck tumor benignity and malignancy and for tumor heterogeneity discrimination Methods:A tota
目的:通过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在肠和肠系膜钝性伤诊断中的运用,探讨螺旋CT平扫在肠及肠系膜钝性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证实的肠及肠系膜钝性伤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总结各种CT征象的临床意义,并对CT平扫及增强两组检查进行对比分析(x2检验)。 结果:螺旋CT平扫及CT增强在腹腔积液或血肿、腹腔游离气体、肠系膜渗出及血肿、肠壁肿胀、肠管破裂、肠管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肿瘤血管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裸鼠移植瘤疗效评估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57只NSCLC皮下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n=21),血管破坏剂治疗组(B组,CA4P,n=18),血管破坏剂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组(C组,CA4P+贝伐单抗,n=18),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 h、2d、4d 及8d)行DCE-MRI扫描,同时
目的 探究多期增强CT扫描评估肝脏灌注特性的可行性. 材料和方法 临床疑诊腹部疾病、后经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随访证明无肝脏疾病者16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平扫及5期增强CT检查,包括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回顾性收集年龄及性别匹配的12例正常人肝脏常规CT灌注资料纳入本研究.将平扫和5期增强CT图像传输至CT Kinetics工作站的LIVER MAX软件、将常规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