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卫通站高仰角跟踪线极化星失锁问题分析

来源 :2015年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载卫通站在高仰角条件下跟踪线极化星过程中,当交叉轴由于某些原因,角度的变化较大时,会导致较大的极化偏转误差,最终导致天线失锁;将通过建立天线坐标系模型、极化跟踪数学模型和理论推导等方式,具体分析卫通在高仰角条件下跟踪线极化卫星时天线失锁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防范天线在高仰角条件下跟踪线极化星时失锁的应对措施.
其他文献
针对现实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易丢包、低质量的网络中数据可靠传输的需求,基于TCP协议,通过采用TCP连接断开实时监测、基于固定帧长的数据环形缓存、应用层帧格式的构造,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可靠传输系统.经测试与长时间的实际运行,该系统传输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任务分解是任务规划的前提,其核心是计算卫星对目标的访问信息,因此,求解敏捷卫星任务规划问题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卫星和目标相对运动模型,研究任意时刻卫星对目标观测姿态角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敏捷卫星对目标访问信息的计算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卫星对目标的二维指向角度、实际地面分辨率和太阳高度角等信息.通过计算卫星对目标的访问信息,可以得到观测元任务,将这些元任务作为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模型的输入数据,采用一定的优
针对某船载UCB设备在执行地球同步卫星发射入轨段任务时存在的轨道计算定轨误差大的问题,通过相关性分析、轴系参数误差传播分析和测量船误差溯源等技术方法,梳理问题发生机理,在分析测量船常值误差、轴系误差、船摇误差、船位误差影响的基础上进行误差溯源与定性定量分析,利用船间数据比对、同类任务数据比对、不同定轨方法精度影响分析,准确定位问题原因,并针对定轨策略及光轴变化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精密的进近着陆是飞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其性能要求是美国国家飞行行业协会(FAA)提出的所有指标中最难满足的一项.目前LAAS增强能够满足Ⅰ类(CATI)精密进近的指标要求,却达不到Ⅱ类(CATⅡ)进近与Ⅲ类(CATⅢ)进近的更高的指标要求.通过在机场区域引入基于北斗的地面差分增强与完好性监测技术(GBAS),利用一系列的完好性监测以及修正算法,计算设置飞机的水平保护级(APL)和垂直保护级(V
针对卫星导航接收机性能更优化,灵活性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可编程SoC架构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设计.该导航接收机运用GPS/L1频点,射频前端采用MAXIM公司的MAX2769芯片,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部分采用一片可编程SoC架构XILINX公司生产的zynq-7000系列芯片xc7z020,在单个芯片中集成了具有丰富特点的双核ARM Cortex-A9多处理器的处理系统和XILINX可编程逻辑,具有很好的
针对当前室内外无缝定位无法实现无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斗指纹节点信号、室内环境的模拟与指纹节点的部署、北斗指纹节点的定位以及北斗互相关干扰与抑制的研究,提出一种与北斗系统相兼容的全新无缝导航定位方案,满足北斗接收机无需添加硬件设备的软升级实现定位,真正实现室内外定位的无缝衔接和平滑过渡,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伪卫星用于改善卫星导航系统的覆盖性和几何分布,基于数个伪卫星可在组网下实现独立定位.相对于卫星导航,地基伪卫星与接收机距离较近,测距中不涉及电离层传播等误差,易实现高精度测距和定位.但由于地基伪卫星位置固定,在信号连续发射模式下伪卫星信号间的多址干扰会引起相对恒定的测距误差,针对地基伪卫星系统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反馈串行干扰抵消的测距算法,首先对全部伪卫星信号进行捕获跟踪和功率估计,然后通过串行
针对测量船上的惯性导航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后产生陀螺漂移误差的问题,提出数据融合和实时滤波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把GPS卫星定位系统、惯性导航(INS)、天文导航(CNS)和静电陀螺监控器(静电)航差修正组成组合导航系统,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卡尔曼滤波中引入动态实时滤波方法(无迹卡尔曼滤波),解决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中离线建立的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其过程变化问题,试验结果与精度相对较高的捷联惯导(SINS)分析
北斗/GPS双模伪卫星信号兼容性的传统分析方法以等效载噪比和等效载噪比衰减作为信号兼容性评估准则,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分离出了频谱分离系数(SSC).针对在干扰信号与目标信号频谱重叠很小时而产生较大码跟踪误差的情况,采用码跟踪灵敏度系数(CT_SSC)作为码跟踪的评估方法.最后以CCS 和CT_CCS为评估准则对信号兼容性进行仿真,验证了CCS和CT_CCS的作为信号兼容分析的可行性。
卫星导航系统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扩频码的选择对于卫星导航系统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伪码性能准则,其中,互相关性能是影响伪码优选算法的主要因素;然后介绍了伪码优选设计中的常用的随机法、填充法和移除法,并以实例做了仿真分析,通过结果可得出实际中随机法的性能较差,而填充法和移除法可以得到相似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