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来源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g45y5465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大庆师范学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认真分析学校现状,明确做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决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石油石化行业培养"铁人式"的应用型人才.抓住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育人等关键环节,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其他文献
百年教育,教师为本.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正处于攻坚阶段,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突破点;教师是贯穿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整个系统过程,必须抓住教师发展这个转型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大学教师发展因大学培养各类人才必须进行分类培养与发展、分类教学与科研、分类评价与管理.本文试图理顺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一般性问题,并从中抓住核心关键问题即教师发展进行探究,以求破解转型发展的
基于对当前社会背景以及教师群体和"90后"学生群体的分析,提出教师管理和学生培养的核心理念是赋能和释放,并对教师管理中赋能的机理和措施以及学生培养中赋能的逻辑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大学教育不断进行着改革,建设应用型大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有着百年历史的高等学校来说,如何能继承优良传统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更好地发展成为应用型大学,这是当前百年老校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以百年老校成都工业学院为例,就如何继承与发展优良传统、在创新中建成应用型大学进行讨论.
由于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正处于由层次升格向内涵发展的过渡时期,如何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型,进而真正实现匹配社会需求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转型发展为研究的主线,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图景切入,解析转型发展的目标趋向,探寻转型发展路径,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明确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办学
新建本科院校是一支新生的学术力量,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术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学术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教师既是学校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学校实践环境建设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和实践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所学校学术生态系统建设的成效。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生态系统建设,首先要加强学术主体的培养。建设和谐的学术环境,
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讨论见仁见智.为更好推动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在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正确理解应用本科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需要切实把握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点: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形成转型发展合力;切实抓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转型高校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应用研究,提升应用本科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应用平台建设,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构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不少高校也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纵观各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受益面和长效机制问题.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从解决这两大问题出发,构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重点抓好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建设校内实践育人环境为特色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
本文从协同育人的角度,分析了高等院校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要性以及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内涵;阐述了作者对于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的前期研究成果以及新形势下推进人才培养"立交桥"构建的基本要点;强调了必须加强协同育人机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立交桥"协调运行;提出了人才培养"立交桥"构建及其运行所需的制度保证.
常州工学院以培养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多元化成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以生源结构的多元化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体现"横向分类、纵向分层,学段衔接贯通、学科融合渗透"的特色;以课内外协同的"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为支撑,建立了"四纵四横"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为"应用型大学"或"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既要努力加强协同创新,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对协同创新进行冷静的反思.从理念精神的高度理解协同创新,从创业发展的角度开展协同创新,以管理制度的变革保障协同创新,并高度关注创新与创新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