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ic ray interaction with detectors of the Planck satellit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osmic micr

来源 :2015年东亚青年天文学家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54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Planck satellite of ESA was launched 2009 from Kourou France Guyana.It measure temperature and polarization anisotropies of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CMB).
其他文献
位于加拿大Slave克拉通北部太古代(2589±5Ma)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基中的Muskox金伯利岩在中侏罗世(172±2Ma)喷发并携带了大量的橄榄岩包体.通过旋转校正,两个方向上计算出来的含水量结果一致,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Muskox地区橄榄岩的橄榄石含水量普遍偏低,在13-20ppm H2O范围之间,与全球克拉通地幔岩石圈的平均含水量一致,表明经历了早期部分熔融的Slave克拉通的上地幔
岩石的显微构造反映了一定温度、压力、应力、应变速率和流体等条件下岩石经历的热动力学过程.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罗布莎蛇绿岩作为特提斯洋的岩石圈残片,赋存有中国最大的豆荚状铬铁矿.近年来在罗布莎蛇绿岩中发现了微粒金刚石、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罗布莎橄榄岩的变质变形历史.本文采集了罗布莎高原科学钻探工程的岩心样品,包括方辉橄榄岩、纯橄岩、蚀变辉长岩以及二辉橄榄岩,并对样品进行了显微构
柴北缘自发现超高压变质带以来备受关注,但是对该地区晚古生带的岩浆岩研究较少.通过对柴北缘昆特依地区石英闪长岩(γδP3)和花岗闪长岩(δ0P3)的研究,为研究柴北缘晚古生带岩浆岩演化、宗务隆构造带演化、宗务隆洋的俯冲消减及青藏高原柴北缘的区域构造背景提供更多的依据.通过对柴北缘昆特依地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和U-Pb错石定年的研究,知道其为钙碱性近埃达克质火山岛弧花岗岩,锆石定年为2
组成复式岩基的有镁铁质暗色岩浆包体(mafic magmatic enclaves,MME)发育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及其伴生的少量块状镁铁质侵入体的成因,以及复式岩基中该岩石组合的意义和其形成地球动力学模型的认识,仍然是国际学术界争议的热点,如复式岩基中I型花岗岩混合成因问题,岩石成因模型对应的大陆地壳生长方式等.该新的成因机制解释了以往所认识的由不同源区的基性和酸性岩浆发生岩浆混合(包体和其
黄河口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南部,北部与渤南低凸起相邻,南部与莱北低凸起相接,整体呈近东西走向,具有北断南超的半地堑结构,凹陷面积约为3300km2.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对华北板块的俯冲作用、郑庐断裂带左旋到右旋转变、以及地幔上涌产生的水平拉张作用等因素的共同控制,将黄河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E2k~E2S4早期裂陷阶段、E2s3~E3d裂陷伸展阶段和N1g~QP裂后拗陷阶段。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晚中生代陆上大型断陷沉积盆地之一.盆地在早白垩世的演化以大规模伸展作用为特征,但也遭受了多次强烈的挤压,使得白垩系不同层段之间被明显的角度不整合面分隔.本研究在系统分析盆地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砂岩碎屑错石U-Pb年龄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指出二连盆地下白至统赛汉塔拉组和上白至统二连组两套地层之间存在挤压变形、隆升剥蚀和沉积间断。
A combination of the available stratigraphical,structural and sedimentary information from NE Chinadefined a new tectonic process of NE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evolving from a continental block colli
In western Tibetan plateau,there are five sutures and four terranes between the Tarim block andHimalaya from north to south.Oytag-Kudi ophiolitic belt is the northernmost suture formed from the finalc
会议
近年来,时域瞬变场的这一装置和方法再次引起关注,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Alumbaugh(2002)提出采用近源瞬变电磁法对高阻目标体进行探测,Nestor(2009)认为近区探测具有可行性.Ziolkowski(2010)申报接地源近场瞬变电磁法发明专利.电性源瞬变电磁法的装备和软件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投入.对于深部目标探测来说,接地导线源瞬变电磁法可以在近场观测并获得较大的探测深度,比CSA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主要包括西缘冲断带和天环向斜两大构造单元。西缘冲断带自南向北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前人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不尽相同的分段方案,但对造成分段的动力学机制涉及较少,研究也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