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芯减压联合负压吸引术、钽棒置入术及红骨髓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应用髓芯减压联合负压吸引术、钽棒植入术及红骨髓移植术三种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确诊的34例(5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其中采用髓芯减压联合负压吸引术治疗的12例(20髋)、钽棒植入术治疗的12例(20髋)、骨髓单核细胞经DSA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的10例(16髋),应用Harris评分与影像学表现评估各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三组间差异的两两比较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R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在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诊断中的优势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经临床证实的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MR表现,分析多参数、多方位成像技术发现病灶及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的优势。结果 50例患者中,小脑幕上硬膜下血肿21例,小脑幕下硬膜下血肿29例,其中,双侧硬膜下血肿13例,单侧硬膜下血肿37例。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表现边界清晰,不延伸至邻近脑沟或脑池,邻近脑组织受
目的 探讨CT对胆囊癌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6年间42例经手术和(或)病理活检证实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 其中胆囊腔内软组织肿块8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10例;胆囊窝部软组织肿块侵及周围组织13例;胆囊窝肿块侵及周围组织及有远近转移11例。结论CT是临床上诊断各型胆囊癌的主要手段,同时是胆囊癌分期及评估预后的可靠方法之一。
Purpose: To evalute the ability of C-arm cone-beam CT to detect intracranial hematomas in canine models. Fourteen healthy canines were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 and each group has two animals, blood a
目的:比较IDEAL技术与STIR序列图像显示质量,对IDEAL技术在颈部病变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因各种原因在本院做磁共振检查的病例30例,鼻咽病变16例,喉部5例,下咽4例;腮腺5例;鼻咽癌12例,鼻咽癌并颈部转移4例,喉癌5例,腮腺肿块3例,正常3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76岁,平均56.1岁.MR扫描采用采用GE公司750W3.0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头颈
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的X线、临床及其病理基础,以进一步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3例经手术的非肿块型乳腺癌病例的钼靶X线征象及其病理资料.女性,年龄在29岁~57岁之间,平均年龄43岁.10例临床可扪及片状、小结节样改变,临床诊断为良性肿瘤(乳腺腺瘤),13例未扪及包块,临床为乳腺增生的表现或是无任何症状,在X线检查时被发现.23例均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结果:23例X线表现
目的:通过磁化传递对比成像技术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软骨磁化传递率的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根据1984年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46例和26例正常志愿者,行磁化传递对比成像和常规MRI检查.磁化传递对比成像采用反相位2DSPGR/SPGR+MT序列和反相位3DSPGR/SPGR+MT序列两组,分别测量双侧骶髂关节软骨三处信号强度,计算磁化传递率(MTR).
目的 探讨MR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fastimagingemployingsteady-stateacquisition,FIESTA)在胎羊心脏检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0TMR扫描仪对3只母羊行胎羊心脏FIESTA序列成像,对胎羊心脏MRI的图像质量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并评估左心室功能.结果胎羊心脏解剖结构于FIESTA序列上基本可显示清晰,心脏实时电
目的: 探讨并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经验以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早期进行科学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分析6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例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的沟通和功能锻炼指导,术后防止关节脱位的护理,预防血栓的护理,疼痛的处理以及镇痛后的观察,早期指导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等。
会议
目的:通过对Ⅱ、Ⅲ度成人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的回顾性临床研究,探讨腰椎滑脱复位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72例成人Ⅱ、Ⅲ度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Ⅱ度滑脱52例,Ⅲ度滑脱20例;峡部裂性滑脱症2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8例,男18例,女54例;年龄39~78岁,平均60.2岁.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固定的同时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并与单纯经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通过对术后患者的随访观察,评价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俯卧位、骨折椎对准腰桥。以伤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逐层显露伤椎上下各一个棘突、椎板、关节突及横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