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检测及凋亡特征研究

来源 :安徽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C/HPC)数目、凋亡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性18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37±17)岁,病程1个月至20年,平均(4±5)年,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诊断标准。如有持续性蛋白尿>0.5g/d或多次尿蛋白≥3+,或(和)细胞管型尿,诊断为LN,其中LN患者14例,女性12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33±11)岁;非LN患者7例,女性6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7±23)岁.健康对照组18例,选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其中女性1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32±6)岁.分别抽取外周抗凝血5ml,CD34-APC荧光抗体标记,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HSC/HPC细胞占全部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CD34+HSC/HPC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N患者外周血CD34+HSC/HPc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0.14±0.08)%,低于健康对照组(0.30±0.14)%(P=0.006)及非LN患者(0.27±0.17)%(P=0.04);LN患者外周血CD34+HSC/HPC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5.57±22.59)%,高于健康对照组(16.53±10.12)%(P=0.007),而LN患者和非LN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LN患者外周血CD34+HSC/HPC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与CD34+HSC/HPC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62,P=0.01),与肌酐、尿素氮、免疫球蛋白、补体、抗dsDNA抗体、抗Cl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无相关性,CD34+HSC/HPc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与上述临床指标也无相关性。结论:LN患者外周血CD34+HSC/HPC数目减少,并且CD34+HSC/HPC凋亡细胞数目增加,提示LN患者HSC/HPC功能存在异常,可能参与LN的发病.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讲述了9方面内容:1、PD和PD导管;2、影响PD患者成功要素;3、术前准备;4、外科手术置入;5、术后处理;6、PD导管置入的并发症;7、漂管的预防;8、PD导管功能不良;9、影响PD导管置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介绍了体外血液净化的因素以及主要类型重点讲述了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治疗。阐述了MODS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的现状和治疗框架。
本文讲述了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和肝硬化腹水发生形成的原因以及慢性肾衰竭伴肝硬化顽固性大量腹水的治疗及采用腹膜透析的优势和问题。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频繁复发、激素依赖和耐药病例的总称。其病理类型多数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由于该病本身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脂质代谢紊乱及免疫力低下,激素使用耐药,且多数已加用免疫抑制剂但疗效不理想,同时免疫抑制剂又使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且易引起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属于目前临床治疗最为棘手和预后差的病种之一。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病,早在196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最早报道该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肾脏病学界业已达成共识: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IgA肾病在临床上有二大显著特征:反复出现的肉眼或镜下血尿,免疫病理表现为系膜区IgA沉积或以IgA占优势沉积为主要特征.
目的:观察FK506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65mg/kg)腹腔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分别给予FK506 0.5、1.0mg/kg.d灌胃,共4周.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FK506(0.5,1.0mg/kg)组.4周后观察大鼠肾重/体重与尿白蛋白排泄率(AER)、Ccr的变化,并行肾小管-间质病理形态学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
目的:探讨FK506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K506(0.5,1.0 mg/kg)组.4周后观察大鼠肾重/体重与尿白蛋白排泄率(AER)的变化,并行肾小管-间质病理形态学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骨桥蛋白(0steopontin,OPN)及NF-B p65的表达.结果:FK50
目的:探讨以FeNa=0.2%为界评估初诊初治NS患者血容量状态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初治NS病人以FeNa=02%为临界值分为两组,分别比较两组尿渗透压、血渗透压、尿素氮、尿素氮/肌酐、Hb、24h尿钠、24h尿钾、FeNa、肾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的差异。结果:FeNa.0.2%的N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醛围酮、Hb均显著升高(P0.2%时则支持高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及原发病脂质代谢紊乱特点及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调节血脂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目的:探讨安徽省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18岁以上常住居民3800人,进行CKD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检测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水平,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全国eGFR课题协作组开发的适合中国人群的改良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