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宫·西宫》与当代中国"同志"的"重新想像"

来源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波于九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剧本《东宫.西宫》和小说《似水柔情》所凝视的那一具男性肉身,体现了中国男性欲望对象在当代大陆文化深具重要的转型.可是九十年代以来整个中国大陆文艺界的主流话语并没有为《东宫.西宫》所开启的欲望书写留下任何想像的位置.本文试图以多重角度切入《东宫.西宫》的文本,并比较了《东宫.西宫》在电影、小说和舞台剧本的不同再现.本文认为《东宫.西宫》不但重新激活了男同志个人性本能在中国大陆的"小史",也把同性爱议题从过去建国以来的"不可想像"带到"重新想像".王小波在1997年去世后,陆续有后来者的同性爱书写借用港台通行的"同志"之名进行,这昭示了百年以来离散四方的境外边沿文化正在重构家国民主政治和个人力比多的博弈版图,在不动刀枪的情况下撞击了那些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国家革命为主体和范畴的叙事底线.
其他文献
骈文与散文作为文章的两种体式,在中国文章的发展中有着分合消长,分别在不同的时期为不同的文人所重视.清代文学昌盛,骈散文同时并起且相互辉映,发展皆到了鼎峰,遂也出现了骈
会议
经国先生逝世之后,我写过两篇长文,只是一鳞半爪而已。1989年起我又写了四篇有关经国先生的文章,发表于《传记文学》。我在美国看到了江南所写的《蒋经国传》,后来江南因此不
延安《解放日报》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机关报,其《文艺》副刊和后来的综合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艺阵地.副刊是党报的
会议
“文革”文学中后期呈现出严重单一化和封闭化的特征,出现了个人作者群的断裂。本文将从“文革”文学作家的分化和移位两个方面,来论述“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过渡性。
中国文学中的英雄叙事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大陆建国初期的红色经典和港台的武侠作品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民族思维特质的影响.本文试着论述这两种类型英雄小说叙
会议
本文结合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由学者提出诸如"20世纪中国文学史"、"先锋与常态"等文学史框架,这种反思跨越了历时和共时的双重维度.而对"先锋"
会议
目的:为了提高颌面颈部战(创)伤救治水平和伤员生存质量。方法:从1979年4月到1991年10月,应用基础研究,对火器伤下颌骨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骨缺损,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Ⅰ期植骨51例;对颌面部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伤例,采用带血管神经及肌蒂的组织瓣转位,或游离组织瓣移植,进行功能性修复88例;对颈部大血管火器伤,采用旁路血管(改道)移植重建其血流;对火器性迷走神经损伤,用吻合血管的腓肠神经移植重
第一印象  1965年秋到1966年春,外交部曾组织一支近200人的工作队,赴湖南省浏阳县大瑶镇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 运动)。我是工作队北方出身的张越、雷阳、温宁三位队长的共用秘书兼翻译(我会说点湖南话),所以常有机会随他们去省委开会或商量事情,而当时湖南省委分管农业的省委书记,正是华国锋,因此曾与他见过几次面。  这位省委书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很好。纯朴、实在、虚心,没有一点官架
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含括了一切有关人类生存的思考.当代女性小说创作对流产故事的讲述,展示了文学对处于特殊情态中的人类生活的关注.本文从生命视野出发,综合运用性别研究
会议
论文从巴赫金对自传/传记的分析出发,梳理其关于自传的基本观念,分析它与对话理论的相互生发和相互验证关系,并从自传理论的角度进行评析.巴赫金以对话理论为依据,以自我客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