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关华南地区森林群落演替中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动态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探讨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是否适合不同物种多度分布模型,是否存在一个最佳模型借以揭示森林群落结构、动态的某些内在数量特征.为此,在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选取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2个典型群落(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层调查每种维管植物的多度;选用7个具有不同函数形式和广泛代表性的物种多度分布模型,推导其倍程(即lo
【机 构】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52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华南地区森林群落演替中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动态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探讨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是否适合不同物种多度分布模型,是否存在一个最佳模型借以揭示森林群落结构、动态的某些内在数量特征.为此,在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选取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2个典型群落(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层调查每种维管植物的多度;选用7个具有不同函数形式和广泛代表性的物种多度分布模型,推导其倍程(即log2)尺度形式,然后同时拟合数据,并运用卡方检验和调整决定系数检验、比较各模型适合性.研究结果表明:(1)7个模型的适合性大小顺序为:对数柯西>对数双曲正割>对数正态>对数级数>生态位优先占领>断棒>重叠生态位,其中对数柯西分布适合全部数据,重叠生态位则全部不适合;(2)各个模型是否适合数据与演替阶段无关;(3)对数柯西分布预测的和野外观察的物种多度分布都显示,随着群落演替,上层(木本层)罕见种所占比例减少、常见种比例增多,下层(草本层)则相反,这与实际情况相符;(4)物种多度分布与土壤水分状况有关.对数柯西分布具有普适性,能最好地反映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度分布的格局与动态.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太赫兹光谱技术研究了松材线虫病的检测及病程追踪,分别采用时域太赫兹光谱仪(THz-TDS)和远红外傅利叶分光仪(FTIR),重点研究了有害的松材线虫Bx、无害的拟松材线虫Bm,以及松针针叶的光谱特性.测试并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DNA及其PCR分子片段样品的光谱特性,同时研究了不同感病时期的松针针叶在太赫兹频段的传输特性.通过时域太赫兹光谱仪TDS的测试,结果显示在0-2.5THz频
区域尺度的研究是构建景观生态安全的格局,景观生态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本文分析了宜都市马尾松林的分布格局及马尾松林斑块面积和龄级,结果显示宜都市马尾松林斑块绝大多数为小面积零星不规则形斑块,且为幼龄林和中龄林.在调查2006年到2012年宜都市发生松材线虫疫情的基础上,显示松材线虫病在疫点区发生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但发生死亡株数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对宜都市马尾松林受害
2012年6月-10月,在土默特地区的呼和浩特市树木园、和林种苗基地、土右旗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地方分别采集有明显症状的标本,采到的标本随采随压,并注意勤翻动换纸,用干燥法制成蜡叶标本。采集到的标本要有记载,主要内容有:寄主名称、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姓名、主要发生情况及必要的生态因子。并采用经典分类法对病源菌进行鉴定。从土默特地区的杨树上采集到的锈菌标本30余份,经鉴定共有3个菌种:
杨树褐斑病是杨树的一种重要病害,由杨生褐盘二孢菌引起,可以导致杨树大面积减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杨树褐斑病的防治尚缺乏有效手段.本文中,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预测了28个杨生褐盘二孢菌LysM基因家族成员基因.此后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其中26个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基因,分析了这两个基因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原核表达以及拟南芥遗传转化对其功能进行了深
本研究选择了我国几个主要桉树种植区种植面积广或具有推广潜力的12个优良桉树品系,在广东肇庆、阳江和湛江三个样地进行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试验,发现M1、雷9为高抗品系,DH3229等7个品系为抗虫品系,邓恩桉和雷11为感虫品系,Eg5高感品系.试验也表明:同一桉树品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抗虫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姬小蜂危害后桉树嫩稍普遍呈现丛枝状,不同品系间丛枝状受等级差异明显,感虫品系丛枝状等级相对更高.
为明确海南省乡土树种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课题组对海南省18个县市中屯昌、五指山、保亭、三亚、万宁、东方、乐东、昌江、儋州、海口、澄迈、定安等12个市(县)十个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危害海南乡土树种的主要病害有29种,其中已有文献记载的共11种,未记载的有18种; 共记录虫害26种,其中已有文献记载的有10种,未记载的有16种.根据对海南省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状况的调查
本文对我国林木上发生的严重植原体病害的防治技术和综合治理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评述,重点论述了病害检疫及相关病原检测、脱毒苗的繁育和育苗、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生态控制、合理栽培管理制度和措施等植原体病害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实施状况及成效.针对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病害综合治理原则和策略、切实可行的防治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及必要的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保障.
为测定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1%微囊颗粒剂以及48%水悬剂的药效及林间防治效果,对以上三种剂型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同其它几种药剂一起开展了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剂型的噻虫啉杀虫剂对松褐天牛都有较强的触杀能力,触杀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均优于试验中所采用的其它任何一种药剂;噻虫啉杀虫剂三种剂型中,微胶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微胶囊水悬剂,再次是微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nthracnose)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 which causes severe economic losses in Camellia oleifera.Methods: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if genotypes identifie
本文以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试验材料,室内测定了其对松材线虫的杀线虫效果,同时以松材线虫寄主—马尾松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甲维盐1.25ml、2.5ml、5ml/株3个梯度处理剂量对4年生马尾松的生长影响,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甲维盐对松材线虫具有较好的杀线虫效果,其致死率随浓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通过调查马尾松植株变色、坏死、萎蔫、畸形、株高和径生长速率等药害观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