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连通性检测技术在黄河专网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2020年(第八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山东黄河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通信、信息化工程建设任务量逐年增大,通信设备、网络设备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基于网络资源的设备管理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例如网络接入IP地址的冲突,由于网络地址的变化,影响到服务器甚至是网络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从内部表现出网络运行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完成了网络连通性检测分析软件,该软件是基于山东黄河通信系统,用于涵闸远程监控、浮桥监控、视频会议、重要服务器及软硬件设备维护而研发的专用软件.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的定义,研究并分析了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因素;表明试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强度对应力强度因子起着决定性因素.辩明了起裂韧性,断裂韧性和止裂韧性的区别与联系;针对断裂K准则,提出了动态断裂韧性测试中的失稳判据,即dσ/dt=0,得到了试件所受的最大载荷对应于裂纹的失稳判据.并通过SHPB冲击装置对这个失稳判据进行了验证,在8.0e4到35e4MPam1/2s-1的加载速率范围
通过开发移动办公系统,与PC端办公系统实现工作流和数据快速无缝链接,完成办公系统的移动信息化升迁,在提升科技生产力的同时,可为日常办公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岩石动态断裂韧性是岩石动力学的基本力学参数之一,它也是评价岩石抵抗裂纹动态起裂和扩展性能及控制爆破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的不断发展,爆炸与冲击动态载荷下岩石动态断裂韧性的研究也愈来愈为国内外岩土工程界所关注.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岩石动态测试较静态测试复杂得多,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ISRM-CRD)2012年
为了解花岗岩在冲击载荷下的破裂过程,采用简化后的无侧限旁侧撞击测试方案,试验中无侧限岩板受到金属球弹体能量冲击,超高速摄影技术实时记录了岩板边缘受撞击后裂纹产生和扩展,获得了岩板撞击点层裂的破裂区面积和冲击深度.基于动接触算法,数值分析了侧边缘碰撞区的接触应力.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当冲击速度小于某一临界值产生受损破裂区,其大小随冲击速度(在相同的冲击角度下)不同出现在岩板边缘.如果冲击速度超过临界值,
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大量的资源数据带给更多的便利和机遇.但计算机网络自身的虚拟和不真实的特性,导致了互联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山东黄河基层单位基础条件有限,网络安全问题得不到重视,各种病毒木马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未来基层单位如何保障网络安全技术成为运维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应该明确网络安全维护的重要性,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根据江阴水环境治理工程设计的需求,为了精准地实施河道(湖泊)环境治理工程,,对江阴城区62条(个)河流(湖泊)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完成现状资料监测及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为主要依据,调查发现约22.6%的监测断面达到“黑臭”级别.通过分析黑臭水体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以期改善水体质量.
本文从“一张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需要、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个方面分析了“一张图”建设的必要性.提出要科学的看待“一张图”的含义、管理和应用领域,求实的调研、建设和使用“一张图”,创新地理解开拓“一张图”,把握发展主动权,以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统筹推进“一张图”建设.
鉴于水利工程拦蓄、分洪对河川径流的调节和利用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水资源评价和水利工程建设,探索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的方法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水文系统复杂性与非线性的特点,加入动量项因子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克服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基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与人为混合因素三个方面分别作为输入因子构建了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的方案,用逐项还原法的结果验证对比选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①经过改进的BP神经网络
利用2008-2017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朱沱至巫山共11个水质断面水质指标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涉及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拟合出三峡库区水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三峡库区水质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10a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铅、镉等参数都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典型的倒“U”型曲线关系,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氟化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则呈现为倒“N”型三次曲线.高锰酸盐指数、
通过建设山东黄河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初步建立适应信息共享化、业务多元化、用户个性化的山东黄河综合门户,将政务和业务信息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之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业务访问和数据展示,形成统一认证、资源共享、在线协作、综合监管的综合业务管理核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