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研究

来源 :规范与服务·2008高校GIS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大学是广东省最早开设地理信息系统本科教育的高校,根据该校依托理科地理科学专业设置和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和跨学科门类专业建设的要求,在专业建设中有重点地开展了针对性的教学与专业建设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提出了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指导思想。
其他文献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地形分析及其应用》相关课程多年教学经验为基础,结合学院各个专业的自身特点,针对数字地形分析在各学科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的现状,对课程的建设方向及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对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文主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以信息科学为依托的高校GIS专业的教学特点、课程设置特别是计算机类课程在GIS专业中的设置进行了探讨,从而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GIS专业教学体系结构,并对GIS专业的教学方法做了一定的阐述。
强化实践性教学,使之学以致用是教学法改革的一项举措。本文从“CESC”教学模式的理念入手,总结了在《GIS原理与方法》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基于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CESC”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以及取得的效果。该思想、理念、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符合GIS课程的特点,符合教学改革的愿望和要求。
本文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前景,分析了石油地矿类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并结合石油地矿类院校特色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是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先行者,通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资源。为了促进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同步发展,以系列化、多样化、国际化为目标,积极进行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实践。在教学转化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学堂等各种教学环境的结合、以及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结合,主要围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平台搭建
文章以重庆邮电大学GIS专业建设与发展为例,分析了GIS专业在产、学、研等方面存在的诸如对空间信息学科的认识、国内资金的配套和支持、相关研究机构的定位和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提出GIS产学研一体化规划设计与实现思路,提出应对措施。重庆邮电大学GIS产、学、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出的产学研一体化规划设计思路和应对措施对国内高校具有参考价值。
本文分析了GIS学科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现状,结合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GIS专业在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探索,探讨了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改革与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针对该校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拟定了问卷调查,探讨了学生学习、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分析了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GIS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存在专业定位不一致引起的课程体系差异大的问题,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定义出发,阐述了GIS所涉及的科学与技术体系结构,结合社会对GISA人才需求,分析了国内外CIS专业典型课程体系,提出目前GIS本科专业宜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工程(GIE)专业,GIS专业课程以应用领域知识为主,GIE专业以地理信息软件开发为
根据GIS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培养创新型GIS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将地学专题应用案例教学应用于GIS实验教学的方法,对GIS课程的地学专题应用案例实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应用于实践教学,经应用表明,该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GIS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