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活内源性再生机制的衰老相关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衰老是糖尿病、中枢神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等老年退行性慢性疾病的总源头,或可称为"老年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总开关",其主要机制为各器官组织内稳态失衡,组织内源性干细胞不能及时补充或替代衰老、死亡的已分化细胞,表现为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减弱或异常修复.因此,组织内源性干细胞既是衰老等致病因素的靶细胞,同时又是参与组织退变机制的关键细胞.另一方面,在移植外源性干细胞尚存在技术和伦理等障碍的情况下,着眼于改善组织内源性再生能力,可望成为防治衰老相关组织退变最有潜力的策略之一。组织内源性干细胞的功能活性受个体遗传特性、表观遗传因素以及组织微环境信号(包括激素、细胞因子、胞外基质、周边细胞等)的综合影响,而退变组织内干细胞可能缺乏适当信号而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且还可能表现出衰老特征。本课题组近年针对骨关节系统的重要退行性疾病开展了部分相关研究。首先从脊柱椎间盘内分离出一类多能干细胞(DPC)并发现椎间盘组织胞外基质成分biglycan和decorin可调控DPC低氧诱导因子(HIF)的表达以及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性,从而调控细胞在低氧环境的存活和增殖,为椎间盘细胞的生理和退变机理提供依据。同时,利用去除雌激素及微量元素锯制剂的骨质疏松疾病及治疗模型,应用数学模型与系统生物学方法,建立了一个围绕激素信号通路为中心的分子调控网络,分析雌激素、糖皮质激素、视磺酸,以及脂肪酸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细胞活性中相互作用及其方式,提出骨质疏松的主要细胞学机制为成骨(祖)细胞功能失调的观点。最后,利用老年自发性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干细胞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筛查针对关节软骨干细胞(CPC)的小分子制剂。进一步步,细胞生物学及转录组测序提示该小分子可通过PDGF通路促进CPC增殖和体内的自我更新,通过激发TGF口通路而促进CPC定向软骨细胞分化。上述工作以及下一步研究工作,可望促进理解组织干细胞在组织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促进研发新型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的防治制剂和技术。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惊悸"、"怔忡"、"心悸"等范畴,心房颤动不仅可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存在脑血管栓塞的危
中医将冠心病定义为"胸痹"范畴,主要是因为冠心病患者以胸痛胸闷为临床主证,而中医临诊辩治时又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实证多见"痰" "瘀"而虚证则多以"阳虚" "气
目的:研究二陈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东方医院肿瘤科门诊与住院病房晚期NSCLC痰证
PGS无特异性症状,多出现在术后开始进食的1-2d或由流质饮食向半流质饮食过渡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反酸及食欲下降等。诊断胃瘫常用的检查手段有:
目的:对比观察中药及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价中药维持治疗的疗效,探索与中药维持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将130例晚期
目的:探索辅助化疗期乳腺癌中医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通过临床信息调查表,分别于"化疗开始前"、"前期化疗结束后(2周期化疗结束后)"、"中期化疗结束后(4周期化
本文对胃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诊断标准作了简单的概述。腹部术后发生PGS的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病人的胃储留、维持电解质平衡,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PGS是一种
目的:研究中医证侯与吗啡滴定过程的相关性,两种不同中医证型在吗啡滴定过程中有无差异. 方法:74例伴有中重度癌痛肿瘤患者在入组研究或第一次服用药物之前完成简明疼痛
受试者管理是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受试者管理能更好的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提高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依从性.本文系统的总结了受试者招募、接待、入组/出组
本文首先指出"衰老"是老年病的基本原因,其次研究了衰老及其机制,然后指出适量限食、运动干预衰老的研究已获得显著成果,在灵长类动物进行限食延缓衰老的观察,所获结论有待进一步